会上,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中国总裁郑显聪这样表示道。
国内供应链市场孕育成熟
从2002年到2006年,国内整车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是22%-25%,产量也从200万台增加到720万台。得益于此,国内零部件企业在这5年中销售额也增长了3.2倍,形成了3296亿元的销售规模。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目前零部件市场已孕育成熟,并迅速实现了量上积累。
伴随着量的积累,国内零部件企业已实现了做大做稳的目标,而合资企业的大量进入,则为中国供应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由质到量的转折提供了可能。据了解,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接近500家,国际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如德国博世、美国李尔等,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为中国的汽车企业在本地搭建起一条国际水平的供应链提供了极大便利。
供应链国际化大有可为
有了大量的合资企业,强大的技术吸收能力和持续的低成本优势,就成为零部件企业国际化的基础。“零部件技术没有整车技术那么敏感,因此国际零部件巨头是愿意向中国合作伙伴提供核心技术的。”国内某车载空调企业老总说。不少专家也认为,中国企业对新技术消化吸收的能力很强,这样借助国外车企巨头的核心技术,中国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就能迅速与国际接轨。
据了解,中国目前有大批零部件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突出,并已进入欧美跨国汽车公司的OEM市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表示,目前整车价格持续下降的现状,使汽车厂商不得不面对巨大的成本挑战。中国汽车供应链具备持续以低成本提供高品质产品的能力,这是中国零部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独有优势。“虽然中国零部件企业与国外企业还有差距,但机遇也是显而易见的。供应链要实现国际化,关键就是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积极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张小虞说。
供应链国际化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
实际上,供应链国际化,正是提高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基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表示,通过供应链的国际化,不仅能推动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逐步具备与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抗衡的能力,还能让国内汽车企业得以继续保持低成本、高质量的国际竞争优势,从而提高整体竞争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与国内企业相比,合资汽车企业在供应链国际化上有着独特优势。以南京依维柯为例,通过借鉴意大利依维柯、甚至菲亚特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整个供应链体系国际化,成为依维柯产品始终保持国际化水平的根本保障。
据了解,南京依维柯目前已具备670多种产品的生产能力,这与其强大的供应链密不可分。在其供应链体系中,有提供动力总成的意大利索菲姆、提供电气系统的飞利浦、提供空调系统的法雷奥等国际知名供应商。总经理周亮说,正是有了这条国际化供应链,成就了依维柯在中国高端轻客市场20年的领航。
在汽车工业蓬勃发展中不断孕育成熟的零部件企业,已具备了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条件。而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又将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通过这种持续的良性循环,中国将从汽车大国真正发展成汽车强国,在国际市场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张小虞信心十足地说。(来源:武汉晚报)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