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1~5月汽车工业利润总额增幅大幅提高

据2007年1~5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经济运行发展态势良好,主要经济指标与上年同比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利润、利税总额与1~4月相比增幅攀升。

  产出指标增幅比前四个月提高

  前五个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00.25亿元,同比增长35.49%,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水平(18.10%)17.39个百分点,增长额为235.81亿元,增幅比1~4月提高0.96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819.32亿元,同比增长3..47%,增长额为891.87亿元,增幅比1~4月提高1.81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713.61亿元,同比增长30.10%,增长额为859.20亿元,增幅比1~4月提高2.83个百分点。

  前五个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产销率为97.23%,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比1~4月提高0.05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

  半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比前四个月有所回落

  前五个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89.48亿元,同比增长26.44%,增长额为834.19亿元,增幅比1~4月提高0.33个百分点。

  从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具体情况看,前五个月汽车工业16家重点企业(集团)有14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上年同期水平。其中:吉利集团、东南公司、广州集团、重汽集团和华晨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均超过50%,增长率分别为175.44%、80.45%、76.43%、70%和56.98%;增幅与1~4月相比,东南公司的增幅较大,提高了12.68个百分点,广州集团与1~4月基本持平,吉利集团、重汽集团和华晨集团分别回落了17.64、3.30和9.15个百分点。奇瑞公司、江淮集团、上汽集团、东风公司、一汽集团、长安公司、南汽集团、北京公司和庆铃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46.33%、32.52%、22.76%、20.72%、18.11%、15.16%、12.49%、7.65%和5.09%;增幅与1~4月相比,奇瑞公司、东风公司、一汽集团、长安公司、南汽集团、北京公司和庆铃公司均呈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的幅度在0.24~5.52个百分点之间,江淮集团和上汽集团的增幅有所回落,分别回落了1.28和0.83个百分点。哈飞集团和昌河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12.64%和14.01%,降幅比1~4月分别加大了6.93和4.77个百分点。

  盈利显著 5家企业利润总额实现三位数增长

  前五个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盈利显著,利润、利税总额增幅攀升。前五个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37.68亿元,同比增长65.81%,增长额为94.34亿元,增幅比1~4月提高14.49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税总额498.95亿元,同比增长39.92%,增长额为142.36亿元,增幅比1~4月提高6.48个百分点。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为123.19亿元,同比增长34.94%,增长额为31.90亿元;应缴增值税为138.08亿元,同比增长13.22%,增长额为16.13亿元。

  从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实现利润总额的具体情况看,多数企业盈利水平显著,利润增长率超过两位数。其中:吉利集团、庆铃公司、奇瑞公司、重汽集团和广汽集团比较突出,实现利润总额增长率均超过三位数,分别为482.82%、181.60%、180.88%、148.44%和14..64%;增幅与1~4月相比,庆铃公司和广州集团分别提高了28.66和70.57个百分点,吉利集团盈利额继续增长,奇瑞公司和重汽集团分别回落了40.93和66.62个百分点。上汽集团、北京公司和一汽集团实现利润总额增长率均超过50%,分别为59.19%、59.13%和52.89%、增幅比1~4月分别提高了2.06、9.56和18.29个百分点;东风公司实现利润增长率也较快,同比增长达到30.11%,增幅比1~4月提高了8.04个百分点;长安公司和南汽集团实现利润总额增长率分别为15.68%和4.09%,增幅比1~4月分别回落了0.55和49.54个百分点;江淮集团实现利润总额增长率同比下降3.01%,降幅比1~4月减缓2.95个百分点;哈飞集团实现利润总额由负转正,同比下降27.45%;华晨集团和东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同比由负转正后,盈利额与1~4月相比,华晨集团有所增长,东南公司与1~4月基本持平。昌河公司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比1~4月又有所加大。

应收账款净额、产成品库存资金增幅下降

  5月末,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应收账款净额为515.28亿元,同比增长18.64%,增加资金占用80.97亿元,增幅比4月末下降9.64个百分点;5月末,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产成品库存资金为418.02亿元,同比增长19.03%,增加资金占用66.83亿元,增幅比4月末下降5.09个百分点。

  5月末,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应收账款净额、产成品库存资金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23.61%,比4月末下降0.61个百分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3月6日,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公布,2025年2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8.9点,较上月回落0.3点。分项指数中,库存周转率指数、实载率指数有所上升,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履约率指数、人员指数、满意率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和成本指数有所下降。

2025年03月14日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2月26日,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强化主要航空口岸通关服务保障、提高特殊货物通关效率、提高航空口岸场站操作效率、支持航空口岸深入开展多式联运、加快空运跨境电商发展等措施。而此次《通知》的出台,无疑将较大限度利好我国航空物流与

2025年02月28日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1月4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比上月回升1.3%,比上年同期回升1.86%。在企业较好预期拉动下,市场供需呈现同步增长,12月当月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2025年01月13日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12月26日,中国国家铁路局召开的2025年全国铁路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到,预计今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同比增长11.7%左右。

2024年12月30日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11月份,我国交通运输规模明显扩张,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凸显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向好。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亿吨,同比增长5.5%;日均装车超19.4万车,创历史新高。重点物资运量全面增长。

2024年12月26日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数据显示,2024年11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3条,运营里程10522.1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40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7.1亿人次,客运量环比减少0.6亿人次,降低2.2%,同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5.2%;进站量16.2亿人次。

2024年12月10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11月2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冷链物流行业总体需求稳步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冷链物流总额为6.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三季度增长4.5%,比第二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从收入来看,前三季度冷链物流总收入为4178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三季度增长3.7%,比二季度加

2024年11月29日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各大船厂共交付LNG运输船41艘、570.7万立方米。延后看,全球LNG运输船手持订单交付计划中,新船交付主要集中在2024—2026年,最晚交付计划也已排至2029年。

2024年11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