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推广节能家电而实施的能效标识标准,却在现实执行中由于监管空白而沦为商家欺骗消费者的又一花招
接二连三暴露出的企业危机已经将中国企业的监管部门置于舆论的巅峰。先是发生在去年的“中国制造”在海外遭遇的质量危机,现在又轮到三鹿、伊利、蒙牛等这些中国本土企业因为三聚氰胺引发全行业的信任危机。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此前安徽阜阳因为伪劣奶粉导致“大头娃娃”事件同样在中国掀起轩然大波——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12名营养不良的婴儿死亡后直接导致相关领导人引咎辞职。
时隔四年,中国奶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又一次暴露出领先企业的质量是建立在多么脆弱的基石之上。当158名婴儿肾衰竭与3名婴儿死亡后,除了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被免职外,国家质量监督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监管缺失同样导致局长李长江也因此而引咎辞职。
无论“大头娃娃”还是“三聚氰胺”所涉及的企业产品问题到底如何,都显现出他们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漠视,以及其供应链体系的脆弱。但更重要的是,每一次危机都是在“死人”后才看到监管部门救火式的“忙碌”着于事无补程序化的处理方式。就监管者而言,对企业如何监管必须被重新定义才能防患于未然。但现在,因为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还没有在市场发挥作用,潜在的危机已经蔓延到家电行业。
中国家电企业的能耗虚标问题严重同样暴露出中国家电企业对消费者利益的欺骗。由于市场尚未形成有效监督体系导致家电产品能效标识“水分”大,对消费者形成了误导。一位从事家电销售的人员透露:现在厂家无论是否达到最高能效等级,但都喜欢标注最高能效等级,因为“能效贴”可以在销售环节随意贴上去,所以,现在的能效标识对消费者已经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
作为消费者购买家电产品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能效等级标注的随意性再次凸显企业的不诚信行为。可怕的是,这样的做法已经在空调、冰箱等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家电产品上暴露出来。比如有的企业公布自己的冰箱日耗电为0.27度、0.29度,但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实验室里测出来的数值分别是0.38度与0.41度,大大超出了国家规定的能效浮动范围。行业“潜规则”暴露的问题至少可以提醒监管部门:是时候对中国企业长期粗放式管理进行必要的整顿了。然而,同样遗憾的是,这些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官方纠正记录。难道必须等到发生类似于中国奶业的大面积危机之后监管部门才会进行“亡羊补牢式”的救火吗?
事实上,中国企业对增长速度而非增长质量的无止境追逐导致了“能效虚标”的泛滥。更多企业为了追求短暂的利益而置消费者的利益于不顾,这除了说明行业本身问题的积重难返外,更标志着国家监管部门对中国企业欺骗消费者行为的纵容。
改革开放30年令中国拥有了令外界敬畏的硬件力量,现在,中国应该建立以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充分信赖为核心特征的“软实力”上进行全新的破拆式变革,并因此引导“中国制造”成为可信赖的样板。但前提是,除了企业本身的自律外,市场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将是建立公众对“中国制造”信赖的基石。否则,每每都在“死人”后再去监管的落后方式必然让消费者与企业双方都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