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枝仲
为什么说我国需要一个进口战略?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要考虑出口战略了。事实上,我国1996年已经提出了一整套外贸战略,但主要针对的是出口,而不是进口。我们需要一个进口战略,是因为我们忽视了进口。
曾经隐含的进口战略
中国一直以来奉行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学界对此争论很多。其中的一个争论是,中国的外贸是出口导向型,还是进口替代型?研究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贸易战略的人提出,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外汇非常短缺,为了解决自力更生的问题,我们需要进口技术、进口设备,为了进口设备,我们需要鼓励出口,获得外汇,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开放的逻辑。
在这个逻辑中,政策的着眼点是出口,因此很多人士认为中国那时是出口导向型外贸战略,也获得了出口导向的好处。这话说对了表面的一层意思。其实中国外贸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希望通过出口创汇来进口设备,通过贸易促进中国产业的发展。所以,这种贸易政策并不是出口导向,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进口的战略。其关键之处在于,是通过进口而不是出口来促进经济增长。
实际上,这种贸易战略隐含了进口战略:在这种方针指导下,进口主要是两种东西,一是基础设备、先进技术和工艺等,另外一种就是用来发展加工贸易以换取外汇的进口。
当下三个主要贸易问题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逐渐认识到对外贸易并不仅仅是通过技术引进来促进经济增长,它的终极目标还是提高福利水平,促成财力增长。所以从1996年开始,贸易战略有了调整,不过调整之后的战略主要针对出口。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约束性的环境产生了变化,比如我国外汇约束减少甚至消失,出口能力大大扩张,对技术的需求不以设备为载体,市场越来越开放,规则约束增多等。另一方面,进口本身也产生了变化。过去我们出口资源类产品、换取设备和产品,现在是出口产品、进口资源类产品。
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的进口贸易已经突破了“保护国内弱势产业”的阶段,一些资本密集型行业已经不是中国的弱势产业了。此外,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目前我国面临着三个主要的贸易问题:一是内需不足,储蓄高于投资,贸易不平衡,产生大量顺差。二是顺差的结构也是不平衡的,加工贸易产生的顺差并不意味着总体顺差,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能源需求已经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三是由于受到国外高技术的出口管制,高技术的进口受阻。
实施“抓两头”的进口战略
根据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安全发展”的进口战略。安全不仅仅是能源安全,还包括宏观经济方面的安全,一个良好的进口体系可以缓解外部冲击的影响。
同时我们提出实施“抓住两头,放开中间,促进平衡”的贸易战略。所谓两头、中间,主要是指产业的发展顺序,资源产品和高技术产业喻为两头,中间是指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
具体措施是六个方面。第一,分步骤、分阶段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关税水平,削减非关税措施约束,并在多边和双边领域中,积极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第二,为实现初级产品的进口保障,对能源和矿产品等大宗资源性产品的进口,要加强国内的协调,实现进口多元化和强化集中管理。第三,建立能源和资源的战略储备体系。第四,在高技术行业的开放和保护之间寻找平衡,避免过度开放和过度保护造成技术创新激励不足和限制高技术行业发展,积极运用WTO允许的贸易保障措施进行保护。第五,努力突破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高技术出口的管制和限制,同时大力推动和鼓励国内企业和产业的自主创新。第六,鼓励企业“走出去”,在第三国建立我国企业分布集中的出口加工区,促进贸易平衡。(作者为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副主任,本报记者陈晓晨根据作者演讲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