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产平板电视凸显生存危机 无本土作战优势

2007年,对于中国的平板电视市场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价格年”,而高举价格战大旗的外资品牌,在一、二级市场攻城略地,国产品牌纷纷告急。

进入2008年,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新年伊始,一些调查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国美中外平板的销售额比例已经成为1:9”,“一级市场外资

平板销售额份额超过70%”,随后,“沃尔玛山姆店封杀国产平板”事情更将国产平板的尴尬地位弄得人尽皆知。

随着技术升级,国产平板业却陷入了产业性危机,个中原因何在,而出路又在哪里?

渠道之殇

与国产手机2003年开始溃败的境况惊人相似的是,国产平板的份额下降也是从渠道开始的,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他们失去了主流渠道的支持。

在平板电视刚刚开始放量的2004年,国产平板是中国市场“价格战”的主角,国产品牌液晶电视价格一年下降40%以上是很平常的事情,这与主张“低价战略”的国美等电器连锁的经营理念配合得非常默契,当时国美等电器连锁各种“平板节”、“平板峰会”上最耀眼的明星是国产平板。

然而连续两年的大幅度降价,以及深受上游液晶屏跌价损失的国产平板很快就付出了亏损的代价,也就逐渐丧失了操纵行业价格杠杆的能力;外资平板则依靠对上游核心部件的价格控制和技术封锁,采取“后发制人”的战术———摈弃CRT时代因为固守高端价格而丧失市场份额的僵化渠道政策,从2005年10月主动挑起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通过挖角、给卖场更高的返利等本土企业惯用的方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到2006年,索尼、三星已经成为了国美和苏宁的前五大供应商,外资平板整体而言在国美、苏宁的市场占有率也提高到60%左右,在很多电器连锁店,外资品牌通常都占据着最大最好的销售位置,“新盟友”的关系日渐凸显。

记者了解到,日本和韩国的主流渠道都主推本国品牌,排斥外来品牌,2007年11月,三星电子宣布由于利润微薄,将暂时退出日本消费电子市场,在此之前三星在日本的销售额曾达到90亿美元,如今在日本的小岛、山本电器等卖场基本上看不到三星、LG的身影,而在韩国的卖场也基本上没有索尼等日本品牌。

反观国内,有彩电行业专家指出,中国的零售渠道是异常开放的,“把最好的卖场的资源给了外资品牌”,这对保护本来就面临核心技术缺失危机的国产平板产业是没有好处的。

“国门”之便

在渠道超常开放的同时,有关的政策设置也使得国产平板产业并没有得到“本土作战”的优势。

记者了解到,为了迅速建立起国内的平板显示产业,国家发改委、信产部等机构曾于2003年开始对液晶屏上游部件以及生产设备的进口实施免税政策,同时对国外液晶屏进口征收不到3%的关税。不可否认,这项优惠政策为京东方、上广电NEC和龙腾光电等迅速建立了三条5代液晶屏生产线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外资依然持封锁态度的6代以上的生产线,即目前平板电视产业更需要的上游生产线的引进则显无力。

业内人士表示,在整整三年内,中国仍没一条6代线的正式投资。一度推动的国内现有三条5代液晶屏生产线的整合,随着液晶屏产业的回暖以及各方利益的协调无法完成宣告失败;深圳的聚龙光电项目则因为技术方引进的谈判失败陷入了停滞状态;只有TCL、长虹等几家彩电企业在单打独斗地上马液晶模组或等离子屏。

“新政”之吁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扶持中国平板显示产业的新政策应该是一个包含关税、财政补贴、产能规划在内的多方面的综合性产业政策,其中渠道政策的调整是关键一环。

长虹多媒体产业群董事长郭德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日本和韩国企业的产品在彼此的国家的零售渠道相互不能进入,有关部门可以结合中国的国情,要求零售商给予本土品牌更多支持;同时,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限制渠道之间的恶性竞争,规范渠道的发展秩序。”

TCL多媒体副总裁、中国业务中心总经理韩青则告诉记者,“从美国、日本的渠道模式来看,目前品牌专营店等分众渠道已经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在中国市场从2005年这一模式也开始兴起,未来必然取代电器连锁成为新的主流渠道,政府可考虑出台保护性措施将家电企业的现有渠道扶持壮大。”

据悉,包括TCL多媒体在内的国产企业从2008年开始在一级城市开拓“第三条道路”,即开设一定数量的品牌体验专卖店,而在三四级市场大力发展品牌主营经销商,新的渠道模式正在孕育。

另悉,信产部副部长娄勤俭已明确表示,为解决平板显示产业的问题,信息产业部将在符合WTO条件下,发挥国家财政资金对推动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对重点平板显示器件建设项目直接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对于境外第一个有实力的平板显示器件企业来华开展投资设厂和技术合作,信息产业部将在政策上给予最大的支持。在这一信息的刺激下,目前国内已经有两条新的5代线在兴建,而对于国产平板电视需要的6代以上的液晶屏生产线则有望在今年正式动工。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家电国补政策效果显著 2024年12月10日我国家电相关企业注册量已突破480万家

家电国补政策效果显著 2024年12月10日我国家电相关企业注册量已突破480万家

数据显示,2014-2023年,我国家电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2023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已突破500万家,全年注册量为547.8万家,同比增长49.9%,创近十年注册量新高。而截至2024年12月10日,我国家电相关企业已注册481.4万家。

2024年12月16日
我国家电出口连续17个月同比正增长 外销市场已成家电企业重要增长点

我国家电出口连续17个月同比正增长 外销市场已成家电企业重要增长点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7月,包括电扇、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液晶电视等在内的家电累计出口4091.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8.1%。从2023年3月份到2024年7月份,我国家电出口已连续17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2024年08月16日
2024年我国彩电行业迎来开门红 多个品牌全线走高

2024年我国彩电行业迎来开门红 多个品牌全线走高

近年来我国彩电零售市场持续低迷,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彩电行业销量创出新低,电视出货量不足2亿台。其中,中国市场彩电销量持续下跌,2023年全年销量约为3198万台,较上一年同比下滑12%,销售额约为1147亿元,较上一年同比下滑5.8%。

2024年02月26日
2024年1月1日电子产品处废旧理基金政策开始废弃 或利好我国家电回收行业

2024年1月1日电子产品处废旧理基金政策开始废弃 或利好我国家电回收行业

家电的出现,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家电的产品也不断更新换代,与此同时,大量寿命到期及被淘汰的废旧家电产生,而为了促进资源经济的循环可持续发展,家电回收行业应运而生。

2024年02月21日
探索创新回收模式  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探索创新回收模式 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合理规划回收网络。强化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公益属性,将回收网点建设纳入各地区有关规划。科学布局社区回收点前端投放、街道中转站枢纽回收、区县分拣中心末端分拣的全链条三级回收体系。结合当地城乡人口规模、居民社区和公共机构分布,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和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两网融合”。

2024年02月06日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智能家居“适老化”需求加强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智能家居“适老化”需求加强

目前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参与赛道企业众多,国家也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支持,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2月,智能家居APP月活用户规模为2.65亿,其中米家最高,为6686万;其次是萤石云视频,为3692万;第三的是华为智慧生活,为2889万。

2024年01月31日
2023年洗衣机行业用户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 大容量和多功能洗衣机备受认可

2023年洗衣机行业用户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 大容量和多功能洗衣机备受认可

12月14日,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2023年洗衣机行业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2023年洗衣机行业用户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得分84分(满分100分),与2022年持平。

2023年12月27日
我国高速电吹风机行业销量快速增长 首款可折叠高速吹风机已上市

我国高速电吹风机行业销量快速增长 首款可折叠高速吹风机已上市

高速电吹风作为小家电的一大热点,徕芬、直白、追觅、小米等企业都有王牌产品,2023年7月20日飞科电器推出新品“银河星环”FH6371,能够提供高达65m/s的风速,使得头发能够在短短1分钟内就能干透,极大地节省了时间,而该产品的问世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高速电吹风市场的发展。

2023年12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