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众趣科技获字节跳动投资 数字孪生行业发展前景被看好

       据报道,近日,众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字节跳动全资子公司北京量子跃动科技,以及其他多个股东。同时,众趣科技的公司注册资本已由约162.62万人民币增至约195.14万人民币,增幅20%。据官网信息,众趣科技是一家VR数字孪生云服务提供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数字孪生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商机前瞻》显示,数字孪生是综合运用感知、计算、建模等信息技术,通过软件定义,对物理空间进行描述、诊断、预测、决策,进而实现物理空间与赛博空间的交互映射。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牵涉广泛,以设计、监控类场景为主。其中,智慧城市、工业4.0和智能驾驶行业是先进数字孪生技术使用较多的行业,也是众多科技巨头重点布局的行业。
数字孪生行业应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产业的数字升级正在推进,数字孪生的发展得到我国的政策支持。2020年,“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对于该项热点的讨论中,“数字孪生”被不少代表和委员提及。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方案中将数字孪生与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并列,并专辟章节谈“开展数字孪生创新计划”,要求“引导各方参与提出数字孪生的解决方案”;同月,工信部在发布的《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将建设“数字孪生(体)”纳入关键技术应用。2020年8月,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要求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工作中,加快推进数字孪生、北斗通信等技术的应用。2020年9月11日,工信部副部长强调,要前瞻部署一批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应用标准。       短期内,国内数字孪生的重点应用领域主要面向G端,包括自然资源部主导的新型基础测绘&实景三维中国,以及各地大数据局、住建部大力推动的智慧城市建设。       以智慧城市为例,数字孪生被认为是一种实现制造信息世界/城市信息与物理世界交互融合的有效手段,有望率先创造价值。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将其纳入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框架,在全国范围加快CIM平台的落地建设,并协调解决各种建模技术之间的兼容性以及数据标准统一等问题。在国家层面,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等部委密集出台政策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城市信息模型相关技术与应用的发展与落地。

中国数字孪生城市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单位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9年

国家发改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

将机遇大数据、物联网、CIS为基础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及建筑信息模型(BIM)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设为鼓励性产业。

2019年

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提出“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

2019年

住建部

2020年九大重点任务

提出“加快构建部、省、市三级CIM平台建设框架体系”

2020年

工信部

《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提到“运用BIM技术以及计算建模、实时传感、仿真技术等手段”

2020年

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

《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提到支持在具备条件的行业领域和企业范围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5G、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

2020年

住建部

《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

指导各地开展CIM基础平台建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9年中国新型智慧城市规模超过9000亿元,未来几年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3万亿元。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数字孪生城市是作为数字城市的目标,是智慧城市的新起点,能够赋予城市智慧化重要设施和基础能力。由此看来,数字孪生城市市场潜力巨大,行业前景可期。
2018-2023年我国新型智慧城市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数字孪生部分核心上市公司

公司名称

市值(亿元)

相关性

华力创通

59

数字孪生技术主要聚焦国防军工、智慧院所、智能工厂、智慧企业等领域,公司已经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参与了某数字化工厂的示范项目、某装备一体化测试项目、基于数字孪生的某虚拟现实项目。

能科科技

59

目前在产品研发领域和生产孪生领域已开展大量业务,拥有数字孪生的研发协同平台、运维协同平台、适应产品全生命周期的VR/AR/MR技术支撑平台、协同平台的云部署方案。

赛摩智能

32

公司布局数字孪生、软件定义、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企业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

汉威科技

75

公司自主研发的集三维空间信息、位置服务及移动物联网技术于一身的smartdarth数字孪生一站式服务平台,公司的参股公司泰瑞数创是国内领先的数字孪生全产业链服务商。

清新环境

93

参股10.93%的北京必可测是数字孪生智能电厂的建设者,也是数字孪生应用的主要参与单位。

华中数控

51

公司与中国工程院、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开发智能数控系统,建立了数控机床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和人-信息-物理系统。

今天国际

31

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管控系统2.0,结合人机交互、数字孪生、5G与AI技术,根据工厂的真是环境措建数字虚拟空间,为企业构筑可视化、智能化的智能管理平台系统,已实现批量销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