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战略规划》显示,2017年之前,人工智能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突破方面。从2017年开始,政策的重点已经从人工智能技术转向技术和产业的深度融合,特别是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
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1年3月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最目标》 |
瞄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曠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
2020年8月 |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
到2021年,明确人工智能标准化项层设计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研制的总体规则,明确标准之间的关系,指导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完成关健通用技术、关键领域技术、伦理等20项以上重点标准的预研工作;到2023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 |
2020年4月 |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 |
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人工智能列入七大领域。 |
2020年1月 |
《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 |
提出要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 |
2019年8月 |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 |
通过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政策实验、社会实验、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重点任务,力争到2023年,布局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创新一批切实有效的政策工具,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 |
2019年3月 |
《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 |
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特点,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特点,探素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的路怪和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
2018年11月 |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 |
通过在人工智能主要细分领域,选拔领头羊、先锋队,树立标杆企业,培育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加快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近年来,人工智能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5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2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9.79%;预计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963亿元。


随着我国对人工智能的日趋关注,带动着投资行业也开始关注这一热门。自2016年以来,我国人工智能投融资活跃。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事件发生723起,总金额达1468.37亿元;2021年1-7月,我国共有融资事件506起,融资金额达到1839.92亿元,融资金额已经超过2020年总金额。

从人工智能行业代表性企业的所属地分布来看,北京、深圳市人工智能代表性企业的集中地。2020年我国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聚集了全国74.29%的人工智能投融资事件数量,其中北京占比32.53%,上海占比21.76%,广东占比20%。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已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十四五”及未来十余年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核心技术突破、智能化转型与应用,以及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部署。(TJL)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