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有卡变无卡 银联发布“银联无界卡” 推动数字支付生态升级

       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移动支付、金融科技的不断演化,银行卡也将从“有形”变为“无形”,从有卡到无卡。8月31日,银联联合商业银行、主流手机厂商、重点合作商户及支付机构,发布首款数字银行卡“银联无界卡”。据了解,此次“银联无界卡”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两类卡种,在境内外同步发行,有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部分区域性银行及互联网银行将加入首批试点。
       
       据介绍,“银联无界卡”依托云闪付APP等平台,涵盖线上线下、主扫被扫、手机厂商等各类渠道与消费场景,用户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自己所需的方式进行支付,为持卡人提供全面、便捷的数字金融服务。总体来看,“银联无界卡”具有四大突出特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云闪付App已经上线了“无届卡”的申卡入口,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及江苏银行等银行的相关卡片申请页面也已有所展。此外,通过云闪付App申请还可立享50元商超数字礼券,在沃尔玛、家乐福、全家等商超便利店购物时抵扣现金。
       
       从“有形”变为“无形”,有卡到无卡,看似只是卡片形态上的转变,但背后却是发卡模式、卡管理模式等方面数字化进程。有相关人士分析表示,银行卡的数字化、虚拟化是一个不可阻拦的趋势。
       
       而支付作为金融业务的综合入口和基础支撑,是数字时代开拓创新、转型升级的先锋产业。近年来受益于网络的发展、线上电商的不断发力、金融科技的不断演化及监管政策趋严,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达到22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7%。预计未来随着线上电商市场的扩容,我国第三方移动消费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提振。
       
       2014-2019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现如今,数字化消费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消费场景。随处可见的电商购物平台、直播带货、网络送餐以及网约车等,都是数字化消费以及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数字化消费力已在体量和规模上领跑全球。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场景已经呈现高度数字化,涵盖衣食住行各个领域。
       
       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几乎影响了所有企业的线下业务,就连银行业也开始面临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在数字化消费中不可或缺的移动支付,也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一次发展机会。我国的移动支付,相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5397亿元,同比增长23.1%。预计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整体规模将达到6670.2亿元,到2022年将突破万亿元。目前已经形成了145个数字化产业带,其中13个产业带在淘宝上的年销售额过10亿。全国十大数字化产业带分属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分别有5个、4个和1个。
       
       目前我国十大数字化产业带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向数字化时代快速发展,整个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加速。尤其是此次疫情,让银行对过去的获客、服务模式有了反思,特别是在一季度,一些上市银行已经遇到了实体卡面签难、发卡难的情况。而数字银行卡的出现就顺应了这一趋势,让银行能够更加顺畅的获客,将金融服务嵌入到更多日常消费场景中去。虽然目前远程面签、“白户”申请信用卡的问题尚未解决,但数字化银行卡的出现已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能够通过卡组织的力量打通整个支付网络通道,明确标准,有助于数字银行卡未来的进一步发展。(WW)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前景分析报告-市场运营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