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回看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历程 军工、民用应用场景落地将撬开广阔市场

        根据报道消息,2020年7月31日,我国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并于现场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由此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自信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137个国家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签下了合作协议。据了解,在此前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回看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历程,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从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二十六载风雨兼程,为了实现共同的梦想,几代北斗人接续奋斗、数十万建设者聚力托举,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我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关于卫星导航与定位的研究。1994年,我国正式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20多年来,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而此次最后一颗卫星的成功入网意味着北斗三号完美收官,正式成为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全球定位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简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有数据显示,从2000年10月至今,我国共组织44次北斗发射任务,用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先后将4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功率达100%。

2010-2020年我国北斗卫星发射列表

卫星

发射日期

运载火箭

轨道

1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20001031

CZ-3A

GEO

2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20001221

CZ-3A

GEO

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2003525

CZ-3A

GEO

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200723

CZ-3A

GEO

1颗北斗导航卫星

2007414

CZ-3A

MEO

2颗北斗导航卫星

2009416

CZ-3C

GEO

3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0117

CZ-3C

GEO

4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062

CZ-3C

GEO

5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081

CZ-3A

IGSO

6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11111

CZ-3C

GEO

7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01218

CZ-3A

IGSO

8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1410

CZ-3A

IGSO

9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1727

CZ-3A

IGSO

10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1122

CZ-3A

IGSO

11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2225

CZ-3C

GEO

1213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2430

CZ-3B

MEO

14I5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2919

CZ-3B

MEO

16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21025

CZ-3C

GEO

17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5330

CZ-3C

IGSO

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5725

CZ-3B

MEO

20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5930

CZ-3B

IGSO

21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621

CZ-3C

MEO

22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6330

CZ-3A

IGSO

23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6612

CZ-3C

GEO

2425颗北斗导卫星

2017115

CZ-3B

MEO

2627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112

CZ-3B

MEO

2829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212

CZ-3B

MEO

3031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330

CZ-3B

MEO

32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710

CZ-3A

IGSO

3334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729

CZ-3B

MEO

3536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825

CZ-3B

MEO

3738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919

CZ-3B

MEO

3940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1015

CZ-3B

MEO

41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111

CZ-3B

MEO

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1119

CZ-3B

GEO

44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420

CZ-3B

MEO

45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517

CZ-3B

IGSO

46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625

CZ-3C

GEO

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923

CZ-3B

MEO

49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115

CZ-3B

IGSO

5051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1123

CZ-3B

MEO

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1216

CZ-3B

MEO

54颗北斗导航卫星

202039

CZ-3B

MEO

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

2020623

-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军改红利逐步进入释放期,“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我国卫星导航领域市场保持平稳发展,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了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预计2020年年产值将超3600亿元。

2015-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近年来我国北斗在应用成本上逐渐体现出竞争力。由于采用了新的频点、新的信号,北斗三号实现了与GPS、Galileo的兼容与互操作,由此基本上可以认为只需用以前的三分之一成本就能实现更好的服务性能。目前国内厂商的部分北斗芯片成本已经在一美元以下。而成本的下降无疑更有益于应用的推广。目前,北斗应用层不断拓展,在工业、民用领域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当下北斗三号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好用的定位导航系统。此次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将加速北斗系统落地军工、民用应用场景,从而将撬开广阔市场。

        军工应用场景方面,近年来,利好政策与国际局势紧张成行业催化剂,显得军事建设更加尤为重要。我国为加大推动军工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军工信息化的发展,持续增加国防支出。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国防军事费用支出为11899亿元,同比增长7.49%。

2012-2019年我国国防军事费用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未来军工信息化成发展趋势。根据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民用应用场景方面,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授时、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其中交通运输是北斗应用的主战场之一。截至2019年12月,国内超过650万辆运营车辆、4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用北斗,建成全球最大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正向铁路运输、内河航运、远洋航海、航空运输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纵深推进。

        与此同时,北斗正在加速进入新基建,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精细农业、精准物流、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由卫星导航技术催生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中有75%已支持北斗定位。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北斗贡献有目共睹。例如北京、湖北的北斗植保无人机被广泛用于区域内消毒防疫,一架无人机单次喷洒面积可覆盖5000平方米,并且能深入防疫车无法抵达的死角。在全国各地,数十万台北斗终端进入物流行业,通过北斗精准定位,位置信息一目了然,一些物流企业还通过机器人向部分隔离小区提供物资运输配送。

        整体来看,此次北斗三号组网成功,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GPS垄断市场的局面将被打破,规模巨大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迎来了新玩家,也北斗应用将进入‘新的时代。与此同时,在北斗三号组网过程中,中国的火箭研发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弹道导弹生产提供了经验,堪称意外之喜。考虑到火箭和弹道导弹的相似性、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超高成功率,北斗三号的成功组网不仅象征着中国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上的独立,还意味着中国弹道导弹实力的提升。

        此外GNSS产业在全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有数据显示,2019~2029年全球GNSS下游设备与服务收入将实现8%年复合增长,预计2029年全球GNSS市场将达到3250亿欧元。而我国的GNSS产业占全球市场份额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中的重要应用领域贡献率达到80%以上,竞争力强劲。预计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将提升GNSS产业在全球竞争力。(WW)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行业前景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未来商机分析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