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正式入网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开启“全球时代”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微信公号7月29日消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北斗三号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于近日正式入网,使用测距码编号61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该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于2020年6月2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主要是依靠无线通信基站将微信传达到移动终端。北斗系统提供的服务类型包括基本导航服务、短报文通信服务、星基增强服务、国际搜救服务和精密单点定位服务。

北斗系统提供的主要服务类型

服务类型

信号频点

卫星

基本导航服务

公开

B1I,B3I,B1C,B2a

3IGSO+24MEO

B1I,B3I

3GEO

授权

B1A,B3Q,B3A

-

短报文通信服务

区域

L(上行),S(下行)

3GEO

全球

L(上行)

14MEO

B2b (下行)

3IGSO+24MEO

星基增强服务(区域)

BDSBAS-B1C,BDSBAS-B2a

3GEO

国际搜救服务

UHF(上行)

6MEO

B2b(下行)

3IGSO+24MEO

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区域)

B2b

3GEO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份额占比较高,分别为29%、25%、23%,中国目前市场份额排名第四,占比仅为11%。从产值规模上看,自2015年来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规模迅猛增长,2019年产值规模达到3450.27亿元,同比增长14.4%。预计到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规模将达4061亿元,同比增长16.49%。

2019年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市场份额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994年,中国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定位范围为东经70—140度、北纬5—55度,定位精度100米左右。2019年5月17日,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二号第4颗备份卫星,标志着“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建设圆满收官。定位范围扩大到东经55—180度,南纬55度—北纬55度间大部分区域,定位精度10米。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工程,随着2020年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正式开启“全球时代”。

北斗三代系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历程

时间

发射历程

2000年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托举首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入夜空。27分钟后,卫星测控中心传来喜讯:星箭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第1颗卫星成功入轨仅50天后,第2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又被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2003年

第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升空,作为备份星与前两颗工作星组成中国完整的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一号。

2007年

第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空。

第1颗北斗导航应用卫星发射成功,拉开了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

2009年

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

2010年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迎来5颗“新成员”,系统初现雏形。

2011年

第8-10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

2012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16名成员全部发射升空。

2017年

北斗三号第1、2颗组网卫星升空,拉开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大幕。

2018年

“一年18星”,刷新了卫星研制生产的中国速度。

2019年

第44颗到第53颗北斗卫星发射成功。

2020年

第54颗、第55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云计算标准化新蓝图出炉 到2027年制定逾30项新国标行标

云计算标准化新蓝图出炉 到2027年制定逾30项新国标行标

10月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为未来几年云计算产业的标准化发展绘制了清晰路径。《指南》明确提出,到2027年,将新制定云计算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以持续健全产业标准体系,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5年10月13日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9月28日,国家数据局举办第三场“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栾婕在会上系统介绍了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的进展与成效,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她强调,国家数据局将继续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通过印发数据要素场景指引、深化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实数融合),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其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数据要素为引

2025年09月30日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2025年9月16日,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最新批准发布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界定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简称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的术语和定义。

2025年09月17日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