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收官之星”发射成功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6月23日,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它将与其他已经在轨的29颗北斗三号卫星完成组网,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射历程

时间

发射名称及内容

效益

200010-12

2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上天,组成北斗一号导航系统

该系统不仅可提供区域导航定位,还能进行双向数字报文通信和精密授时,特别适用于需要导航与移动数据通信相结合的用户

2003

发射另外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2012年底

建成了由14颗卫星组成的北斗二号导航系统。(5颗静止轨道导航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导航卫星+4颗中圆地球轨道导航卫星)

定位精度比起北斗一号有了很大提升,且采用有源和无源结合的方式

2019年底

我国已发射28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1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服务范围将扩大到全球,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优于5米精度的定位服务

20206

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那么什么是北斗?简单来讲,北斗三号系统可以说是中国版的GPS,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属于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在卫星定位和导航方面,目前全世界有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北斗四套系统。
       
       国际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总览

国家

系统名称

时间

卫星导航系统构成

中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1994

截至201812月,北斗系统可提供全球服务,在轨工作卫星共33颗,包含15颗北斗二号卫星和18颗北斗三号卫星,具体为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7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1颗中国地球轨道卫星

美国

全球定位系统(GPS)

1973

截至20186月,32颗卫星在轨,工作星31颗,地面段由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及监测站组成

俄罗斯

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

1976

截至20186月,有26颗在轨卫星,工作星24,地面段由1个系统控制中心、1个中央同步器、12个遥测遥控站和场外导航控制设备

欧盟和欧空局

伽利略系统(Galileo

2003

截至20202月,有28颗在轨卫星,工作星22颗,地面段由2个控制中心、5个遥测遥控站、若干上注站及监测站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次北斗三号系统成功发射,我国北斗三代体系的搭建接近尾声,北斗导航应用将迎来新时代,同时也将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时期。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3450亿元,2011-2019年,总产值年均增长达22.1%。
       
       2011-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提供定位、授时、导航的基本服务以外,还有很多特色应用服务体系,例如星基增强服务、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地基增强服务、国际搜救服务等。因此,未来我国卫星导航领域公共资源将更加开放,这对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以及提升产业创新综合能力水平将起到巨大的作用。(WYD)
       
       以上数据参考资料《202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行业前景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未来商机分析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