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Q1广东未成年人网游消费投诉预计超万件 我国政府将加大未成年网游监管力度

       据央视报道称,近期受新疫情影响,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陪伴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的首选工具,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过度消费等问题突出。据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市第一季度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投诉量跃居网络消费投诉第一位,共4472宗,是去年同期10倍,广东省相关投诉预计超万件。

       而在有关未成年人网游消费投诉中,消费者反映的突出问题主要为实名认证形同虚设、收费游戏未事先明示、收费环节无验证。

在有关未成年人网游消费投诉中消费者主要反映问题

问题

具体描述

实名认证形同虚设,未成年人可一键登录。

一些网络游戏直接默认使用手机号码就可以登录;一些游戏在关闭弹出的“实名制”提示框后,仍可以继续使用。

收费游戏未事先明示,“免费试玩”诱导低幼孩童入坑。

一些网络游戏以给未满8周岁的孩子讲故事”“开发智力为噱头,在没有任何收费提示的情况下,以免费试玩的形式提供游戏娱乐,不知情的孩子在免费试玩几关之后,游戏才突然提示付费才可继续通关。孩子在无家长监管的情况下,往往毫无意识就直接点击付款,待家长察觉后,已经造成了经济损失,有的数额还十分巨大。

收费环节无验证,超额充值屡发生。

在现实中,由于未落实实名认证,又未在收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付费行为,未成年人超额充值的纠纷频繁发生。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一位江苏消费者反映其9岁的孩子从2019年开始玩网络游戏,截至20202月,先后已经在同一款游戏上花了11万余元,仅今年2月就花了3万元左右。一位北京消费者反映家里小孩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一款网络游戏充值4000元,类似投诉自疫情发生以来已收到多起。

资料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而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减少有关消费纠纷,针对上述反映突出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认为网游企业应当落实国家规定的经营规范。

网游企业应落实的经营规范内容

内容

具体描述

网游经营者要严格执行实名认证规定

完善用户实名注册系统,并在用户每次登录游戏时均核验其身份,确保注册账号与实际玩家身份一致。对于未成年人玩家,应当有效启动游戏防沉迷系统、支付限制等保护机制。

收费游戏应明示收费性质和收费标准

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所有收费游戏应当按照《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在显著位置明示收费性质,清晰显示各项收费标准,让游戏消费者明白消费。

采取有效措施验证充值人身份,避免未成年人冒用家长名义充值

在消费者充值前要显著提示收费项目和金额;在消费者支付过程中建议综合采用指纹、面部识别等安全级别相对较高的支付验证方式,并增加未成年人家长同意或者追认的环节,以确保支付的有效性;在消费者支付完成后要提供相应的支付凭证,并积极妥善处理消费者的相关投诉。

严格落实《通知》规定,限定未成年人充值上限

要按照《通知》禁止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充值;限制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用户单次充值不超过50元,每月累计充值金额不超过200元;限制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用户,单次充值不超过100元,每月累计充值金额不超过400元。

资料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而在这些投诉中,也反映出家长对未成年人疏于监管,未妥善管理移动支付账户和密码,对导致消费纠纷和孩子沉迷游戏也要负有一定责任。因此,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提醒家长要做到自身的监管作用。

家长应加大对未成年网游消费进行的监管内容

内容

具体描述

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

督促未成年人实名注册网络游戏账号,合理规划其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严格设置游戏内的防沉迷功能、支付功能等。

管理好具有支付功能的APP

尽量避免让未成年人知晓交易密码等重要信息,减少未成年人自行支付的可能性。

协助未成年人完成支付操作

对于家长许可的充值行为,若未成年人使用家长的手机进行支付的,应由家长协助未成年人完成支付操作,并按照要求进行支付确认或者追认。

妥善保管好相应支付凭证

妥善保管好相应的交易记录等支付凭证,发生消费纠纷时用以维权。

资料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近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约谈了广东省内多家网络游戏知名企业,要求企业切实承担社会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未成年人消费权益,并且特别发出消费警示,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和重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问题,提醒家长要履行好监护监管责任,减少并杜绝该类问题的产生,下一步,我国政府还将加大对未成年网游消费的监管力度。(shz)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网游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投资战略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5月30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算力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协同,助力数字经济增长。

2025年06月06日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5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小幅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增速加快,区域发展呈现分化态势。

2025年05月07日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5月1日,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在第二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上发布《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观察报告》,指出在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人力密集型数据标注模式正加速向智能驱动型、平台化的新业态转型。

2025年05月07日
中国AI创新领跑全球!2024年中国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占比超六成

中国AI创新领跑全球!2024年中国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占比超六成

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会上,国家数据局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展示了我国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市场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并指出中国正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5月01日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