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区块链服务网络正式商用启动 区块链在政务、金融等领域初显身手

       4月25日,由国家信息中心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区块链服务网络发展联盟协办的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全球商用启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各方表示,将秉承BSN打造面向全球的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的理念共识,共同加快区块链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标准规范体系制定,广泛聚合区块链行业内外的优势资源,在战略协同制定、技术合作研究、产品联合研发、市场共同开拓等方面持续开展广泛深入合作,推动BSN发展迈上新台阶。

       随着2019年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以来,中国区块链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做为区块链新兴市场,中国区块链市场总支出达2.93亿元,并且未来四年将持续增长,到2023年有望突破20亿美元。

2018-2023年中国区块链支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使多数行业的企业均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平台化、社群化、在线的新型大规模协作方式率先进行大规模运用,例如远程办公、在线协作等新业态让企业体会到效率与便捷,而大规模分布式协作的关键基础是区块链。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区块链在很多场景大显身手,尤其是在多方协同的复杂场景,应用潜力开始凸显。

疫情期间区块链在部分领域的应用情况

应用领域

概述

区块链+政务,加强疫情防控

在疫情大数据管理方面,河北省巨鹿县与新华网联合推出疫情防控大数据管理平台,数据上传到平台后,极大提高了数据获得效率和安全性;上海临汾街道使用的“智慧临小二”平台运用于20个社区,服务2万多人次,涉及688个商户,3000以上的复工人员。这两件实例都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网同步、安全加密,同时使用电子签名并后台存证,不可篡改。

区块链+公益慈善,破解捐赠难题

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公益慈善”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领域,但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传统公益管理模式的一些问题和待改进之处。区块链有着不可篡改、多方同步、信息透明等特性,与公益慈善行业需求高度匹配。

区块链+大数据,助力复工管理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许多行业和地区的正常生产、运营的节奏,在确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复工的前提是对人员的有效管理,其中最关键的是“穿透式”的实时数据管理能力。区块链不仅仅是“信任的机器”,更是“协作的机器”、“监管的机器”,区块链可以巧妙地帮助本次疫情的复工过渡。

区块链+金融,实现金融精准服务

春节前后是很多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最大的时候,疫情使得部分企业资金问题雪上加霜。因此,需要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完善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缓解企业经营困难。特别是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加大优惠利率信贷支持力度。这样的金融支持决不能是“大水漫灌”,必须是精准施策,才能实现有效帮扶,同时降低通胀风险。区块链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科技”,在这方面更是可以大展身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TC)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发展战略规划》。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5月30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算力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协同,助力数字经济增长。

2025年06月06日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5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小幅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增速加快,区域发展呈现分化态势。

2025年05月07日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5月1日,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在第二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上发布《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观察报告》,指出在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人力密集型数据标注模式正加速向智能驱动型、平台化的新业态转型。

2025年05月07日
中国AI创新领跑全球!2024年中国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占比超六成

中国AI创新领跑全球!2024年中国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占比超六成

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会上,国家数据局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展示了我国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市场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并指出中国正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5月01日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