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安全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我国自从2017年以来,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监管日渐加强,行业政策密集出台,行业也将步入了审慎发展阶段。
时间 |
移动支付政策 |
2017年1月 |
备用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 |
2017年8月 |
网联成立并规定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支付的网络支付金融业务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
2017年12月 |
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间不得相互开发和转接支付业务系统接口(断直接) |
2017年12月 |
二维码开闸,出台《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运行)》 |
2018年1月 |
支付机构备存金集中交存比例从20%提升至50%左右 |
2018年6月 |
按月提升支付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在2019年1月份实现100%集中交存 |
2018年7月 |
规定从2019年1月开始,非银行机构需要按照以客户为单位计算并报告大额交易 |
2018年10月 |
发布《支付信息保护技术规范》,按照敏感程度分为四个类别 |
2019年3月 |
全国两会提案建议将移动支付上升至数字中国战略一部分 |
2019年5月 |
发布《2019中国移动支付发展报告》,首次提出移动支付发展指数概念 |
目前,移动支付成为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移动支付平台应用场景的拓展,移动支付的交易和用户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6.59亿人,2019年将达到7.33亿人。2018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277.4万亿元,同比增长36.7%,2019上半年交易额为166.1万亿元。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投资战略研究》
我国第三方支付APP有支付宝、财付通、壹钱包、京东支付、联动优势及快钱等,2019年第二季度,受“6.18”大型促销活动影响,移动消费板块占比为21.4%。其中,支付宝交易规模最高,达54.2%。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