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9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并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本届互联网大会上,宾客们将入住没有接待人员现身的全程AI服务酒店,提前体验即将到来的5G网络,以及无人驾驶接驳车队等。
据了解,大会将设置5大版块和19个分论坛,5大版块分别是创新发展、普遍安全、开放包容、美好生活和共同繁荣;19个分论坛则关注人工智能、5G技术、网络安全等。大会现场设置11个主题展区,包括发展理念区、综合展区、数字经济人才对接区,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安全与通信、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智慧医疗健康、数字文化传媒与教育等。此外,博览会还将举行110余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活动、12场产业合作专题对接会。
7日下午,将有15项代表性领先科技成果发布,分别是:微信小程序商业模式创新、华为昇腾310芯片、蚂蚁金服自主可控的金融级商用区块链平台、破解信息孤岛的接口高效互操作技术与燕云DaaS系统、Amazon SageMaker、360安全大脑-分布式智能网络安全防御系统、智能供应链技术服务平台、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rm China AI Platform Zhouyi、特斯拉智能售后服务、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全球首款全集成5G新空口毫米波及6GHz以下射频模组、CPU硬件安全动态监测管控技术、Azure Sphere-基于微控制器的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小米面向智能家居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
网络威胁层出不穷、勒索病毒及其变种的频繁出现,严重威胁到普通用户的上网安全,人们对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涉足信息安全的企业越来越多,信息安全行业市场规模也随着逐年攀升。
各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2015年2月,美国成立“网络威胁情报整合中心”,对网络攻击严重程度进行整合归类,程度不同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不同。与美国指令不同,日本采取制定网络安全战略的方式。2016年7月,欧盟出台《欧盟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指令》,有助于欧盟成员国共同应对网络威胁。我国自2016年以来也相继发布实施了《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十三五”国家网络安全规划》等一系列重大文件。
各国纷纷采取应对网络威胁措施,推动着全球信息安全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对权威机构的数据汇总,2017年全球安全市场规模超过800亿美元,预计2018年在870-1000亿美元之间。

分地区来看,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地区占据全球市场最大份额,其次是西欧及亚太地区。
根据Gartner数据,2017年北美地区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到343亿美元,占全球网络安全产业规模的38.5%;英国、德国等西欧国家网络安全产业达到230亿美元,占全球的比例为25.8%;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为188亿美元,占全球的比例为21.1%;非洲和中东、东欧、拉丁美洲等其他地区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为130亿美元,占全球的比例为14.6%。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