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借LTE网络改造东风 工信部协调各方共同推进IPv6规模部署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演进升级的必然趋势,是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石,是促进数字经济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平台,也是构筑国家网络新优势的重点领域。加快IPv6的规模部署,为我国网络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升级、应用服务繁荣、网络人才培养以及国际规则重构提供了难得机遇,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有力支撑”等要求的重要举措。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
 
  IPv6的规模部署,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IPv6规模部署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按照《行动计划》分工,围绕行业管理职能,于近期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点明确了2018年IPv6规模部署的具体目标、任务安排和保障措施,是近期工信部协调各方大力推动IPv6规模部署的指导性文件。《通知》遵循了《行动计划》提出的“以协同推进IPv6规模部署为主线,以典型应用改造和特色应用创新为主攻方向”的总体思路,聚焦LTE网络端到端IPv6改造,部署了6个方面21项任务举措,引导各环节共同步入IPv6规模商用发展的快车道。
 
   此次政策是对IPv6建设方案的进一步细化。IPv6能够助推数据扩容,网络安全迎来机遇。IPv4最多只能提供232个地址,IPv6能提供多达2128个地址,大力推广IPv6能解决用户对于网络地址的基本需求,为互联网的更新换代打下扎实基础。同时,IPv6采用自主技术将会使用自主加密算法,对外部安全防范能力更强,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我国现阶段IPv6普及率较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从IPv6用户普及率看,用户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为比利时,高达55.88%,中国IPv6普及率仅为0.64%,差距较大。

         据预测,至2020年,全球所有固定和移动网络设备及联接中,IPv6支持率将由2015的23.3%提升至48.2%。届时,全球总互联网流量的34%的将来自IPv6,全球IPv6流量将增长至2015年的16倍,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74%。

         根据Google的统计,在World IPv6 Launch宣传启动六年之后,IPv6普及度接近四分之一。而在2012年这个数字还不到1%。谷歌的统计中有49个国家的IPv6流量占比超过了5%,24个国家的IPv6流量超过15%。超过15%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芬兰、印度和比利时等。全球Alex TOP 1000网站支持IPv6的比率,也已经超过27%。

         美国、欧洲和亚洲的主要网络运营商都已经部署了IPv6。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国家,主要的网络运营商正在推动IPv6的采用,成为部署IPv6的“急先锋”。

         其中,印度运营商Jio的IPv6部署率达到86%;美国Comcast、AT&T的IPv6部署率达到66%,Sprint、Verizon、T-Mobile的部署率分别达到70%、85%和93%;日本KDDI的IPv6部署率达到42%,软银的IPv6部署率达到34%。这些网络运营商正在采取措施来运行IPv6,以简化网络运营并降低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IPv6部署的竞争非常剧烈,这种形势并不是近期出现的,而是过去几年就已经成型的,而且持续了多年。

         当前影响我国IPv6部署的重要原因,在于网络改造对应用支撑能力不足,终端及业务应用与IPv6网络不匹配,导致用户实际体验较差。要加快IPv6的部署,需要网络建设运营企业、设备生产企业以及软件提供商等协同发展,提高相互之间的匹配度,加强IPv4与IPv6业务互联互通,同时制定完善相关标准,推动IPv6快速复制推广。

         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价值:
 
         1、互联网是采用统一的标准协议,链接各种计算机的网络。就像我们人类未来研究出了一种统一的语言。
 
         2、互联网实际上变成了第五空间,也叫第五疆域。
 
         3、互联网就像马路,是支撑这些信息技术的基础平台,而这些时髦的信息技术是路上跑的车,所以互联网是绝不会过时的。
 
         4、IPv6网络地址的数量就相当于空间当中的尘埃。
 
5、我们现在已经有了100个中国科学家牵头的IETF国际互联网标准,有了这一百个,我们就有信心做到1000个,甚至更多。
 
         网络强国任重而道远:
 
         1、互联网大国与互联网强国,仅仅一字之差,实际上代表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2、我们的国家称得上网络大国,但还远远不是互联网强国,最重要的就是在核心技术上我们还处于被动地位。
 
         3、最重要的是让互联网更多地造福于国家和人民,造福于全人类的美好家园和共同体,这是我们的追求。
 
         4、网络强国梦,我坚信一定会实现。我们这一代人实现不了,你们可以实现。
 
         5、中国不能仅仅是互联网的享用者,更应该成为互联网的贡献者。
 
         7、天地互联与杭州华数集团合作建设行业IPv6根服务器系统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