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面临空前的网络黑产威胁 国家亟待加强立法


        5月底,重庆警方通过近半年努力,一举抓获36名犯罪嫌疑人,捣毁5个网络电信诈骗窝点,涉及全国多个省市2000余名受害者,涉案金额500余万元。
        
        随着数字技术与金融行业融合发展,不断衍生出涵盖第三方支付、网络保险、网络借贷、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传统金融创新业务等数字金融新业态,风险隐患也与日俱增。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现了2万余个存在异常的互联网金融网站和近1500个互联网金融网站漏洞。
        
        5月31日,在北京发布的《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显示,由网络黑产主导的数字金融欺诈,已经渗透到数字金融营销、注册、借贷、支付等各个环节。据统计,2017年黑产从业人员超150万,年产值达千亿级别。而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年全球风险报告》中,网络安全已经成为除自然灾害以外,最大的风险所在。
        
        网络黑产到底是什么?
        
        近年来,大家不仅习惯线上抢红包、网上票选投票,也习惯了通过手机的实名认证办理各种公共服务和商业应用。然而,这一切线上场景应用所开辟出来的全新市场,也同时面临着闻风而至的黑产威胁。
        
        “最常见的就是手机恶意广告推送(RottenSys恶意病毒)。”资深网络安全从业者谭云告诉记者,RottenSys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病毒,仅仅依据最近10天统计,就推送了1300多万次的主动广告,其中55万次转化成用户点击。
        
        谭云以此来算一笔账:根据广告行业最保守的估计,以每次点击20美分和每千次展示40美分的价格估计,在短短10天之内,黑产从业者从RottenSys的恶意广告推送行为里,获利了超过11.5万美元。截至目前,预计RottenSys感染了多达600万台设备,其中影响最大的移动品牌包括不限于华为荣耀手机、小米、OPPO和vivo等。
        
        记者调查发现,无论电商还是社交、游戏平台,都有人在网上注册并倒卖垃圾账号。一个垃圾账号从几毛钱到几元钱不等,批量起售,数量惊人。除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盗取他人信用外,当前黑产团伙还通过“撞库拖库”等手法,侵入政企服务器,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并从事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不法活动。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广电网络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
        
        以“刷票党”为例,黑产分子通过使用“秒拨”客户端软件,进行简单配置,就可以实现自动变换IP地址,以规避投票平台的IP安全策略,实现对某一选项的海量投票,严重危害网络诚信。
        
        更令人震惊的是,“秒拨”动态IP非法服务还提供:“自动切换”、“秒级切换”、“断线重拨”、清理COOKIES缓存、虚拟网卡(MAC)信息、多地域IP资源调换等功能。刷票只是“秒拨”动态IP非法服务的冰山一角,警方破获该团伙案后发现,其租用控制服务器线路3000余条,租用ADSl宽带线路5000余条,为过万人提供动态IP服务,年获利上千万。
        
        今年以来,色情诱导诈骗已经从当初不入流的网站或者论坛广告小生意,不断拓展,发展成为规模化、组织化、产业链完善的流水性作业程序,有些黑产团伙甚至披着科技公司的外壳,表面上做着正经业务,暗地里却引诱用户连环充值。因此,这种新型威胁源“收入过亿”的规模,已经不只是空想。
        
        空前的“隐私危机”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这句话成了网民的“口头禅”,用户前脚刚注册的信息,后脚就被黑产打包成明码标价的“商品”反复兜售。这种非正常的个人隐私病毒式扩散,直接导致人们的互联网安全感群体性骤降。换句话说,后互联网时代,伴随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在迎来一场空前的“隐私危机”。
        
        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共为全国用户拦截钓鱼网站攻击1.1亿次。同时,猎网平台当天接到用户报案98起,涉案总金额约118.3万元,人均损失达1.2万元;其中,男性被骗的人均损失,几乎是女性的两倍。
        
        去年“双11”过后,如何抑制网络黑产一度成为业内讨论的焦点话题。业内人士称,“双11”不仅仅是购物者的狂欢,也是黑产的年度盛宴,集结的黑产“羊毛党”,可以“薅上一天,够吃一年”。
        
        “网络黑产”正呈现出公司化、平台化和跨国化的特征,尤其是其“智能”水平越来越高。据业内人士透露,从他们协助警方查获的案件来看,有的公司专门做诈骗,有的专门制作与传播木马病毒。此外,黑色产业链的分工也日趋完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有相应的平台作为支撑。随着国内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一些“黑产”团伙把窝点转移到了国外继续从事网络违法活动。如此新手法、新渠道,自然增加了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的难度。
        
        《现代网络诈骗产业链分析报告》透露:去年1月至9月,共接到全国网民举报网络诈骗案件20086起,涉案金额高达8901万元,人均损失4431元。如果按照城市人均损失划分,上海以人均损失8084元位列全国第一;重庆市人均损失6131元,位列第二。
        
        据蚂蚁金服集团安全管理部总经理邵晓东介绍,近一年时间,国内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在黑市上泄露的个人信息达到65亿条次,我国平均每个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5次。
        
        加强立法,从根本上保障个人隐私
        
        庞大利润的驱使下,科技犯罪分子们产销分工明确,无孔不入地覆盖个人信息窃取的各个环节。若不能从源头封堵,很难从根本上遏制个人信息的不当流出。
        
        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已累计侦破各类网络犯罪案件1791起,抓获嫌疑人3513名。同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1.1万家次,关停违规网络账号2.5万个,清理网上涉黄、涉毒、涉枪、涉赌等违法有害信息65万余条,对22家问题突出的网站以及337家IDC进行了挂牌督办整治。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透露,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站里留有用户的真实数据和信息,而在安全防护方面存在明显漏洞,360过去几年发现了十几万个网站存在明显的漏洞,其中很多漏洞,一个小黑客就能轻松渗漏,取得用户的数据。他建议,国家在这方面亟待加强立法。
        
        安恒信息的创始人范渊认为,信息数据的责任主体是清晰的,作为这些数据的搜集者和使用者,对其有保护义务,但是现在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如今,包括身份证号在内的各类信息数据泄露的非常严重,在地下已经形成了大数据闭环,当不法分子掌握了不同来源的数据后,欺诈水平会越来越高,这个问题亟待引起重视,顶层设计刻不容缓。
        
        京东集团首席信息安全专家李德浩认为,打击黑产须有“三重门”,而禁止登陆只是第一重门。接下来是用AI等技术手段抬高违法成本,让黑产“不想做”,以及通过化被动为主动,用自然语言技术打入黑产内部,掌握情况后提前防控,迫使其“不敢做”。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