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闻类APP趣头条走上风口 用现金刷流量的盈利模式还能继续?

        新闻资讯类App从去年开始,戏就越来越多,玩法也越来越多。这些应用为了提升用户黏性使出了各种招数,其中尤其以直播答题和“刷新闻赚现金”的玩法广为流传。这两种方式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流量,不过到了今年,这些新闻类App就纷纷碰壁了。


火了一年之后,趣头条终于走上风口浪尖(图片来自于谷歌)

        人民日报撰文报道了“刷新闻赚现金”的现象,并点名批评了“趣头条”,这无疑让人们担心趣头条现在的经营模式是否还能继续维系,毕竟在上次点名批评今日头条之后,内涵段子就彻底关停了。事实上,类似的命运也出现在年初的直播答题身上。

        如果说前面几年整个行业还会选择一些创新的方式来赚钱,那么2018年开年,直播答题的兴起就给整个互联网行业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直接用钱来换流量并不丢人,而且十分有效。

        根据七麦研究院给出的数据显示,百万英雄广告专场在线人数突破了500万人,这也创造了当时直播答题的单场在线人数记录。而在AppStore的搜索热度上,冲顶大会占据了上风,大部分时候峰值都超过了10000。

 
1月份时,直播答题如日中天(图片来自于七麦数据)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春节本应是各家App发力的时候,甚至相关活动已经开始筹备,但春节前广电总局下发的《加强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管理》通知改变了这一切。通知要求各个开展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的平台必须具有法定网络视听节目直播资质;具有资质的平台开办网络直播答题节目,必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履行备案审核手续;直播答题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相应的条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业务素质。

        这一通知对于各个平台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并让直播答题直接进入了下半场。下半场开始之后,直播答题涌入了更多的竞争者,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具有网络视听节目直播资质的厂商。不仅竞争者增加,单场奖金也随之增加。仅4月17日一天,各个直播平台就进行了一共29场直播答题,总奖金额达600多万。因此,直播答题并没凉,但下半场带来的竞争对手显然让芝士超人和冲顶大会这些“老牌子”压力很大。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6-2022年中国APP营销实战及战略规划行业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和直播答题非常相似,趣头条这样的新闻类App也走到了十字路口。“刷新闻赚现金”与收徒模式相结合的玩法是趣头条所独创的。这种模式帮助他们将产品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并获得了腾讯2亿元的融资。也同样是这个模式,趣头条招致了许多批评,这次人民日报的尤为严重。

 
腾讯注资之后,趣头条更希望一飞冲天(图片来自于谷歌)

        事实上,趣头条完成B轮融资之后就已经不再重点推荐“快速赚钱”的功能,并将其隐藏到个人主页中。这种举动的背后透露出两个问题:由于趣头条希望赴美上市,因此为了规避更多风险,他们要把这种功能隐藏起来;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趣头条希望能够通过发力内容来留住更多用户,毕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增长力。

        即便这样,人们对趣头条的质疑还是没有结束。截至目前为止,趣头条官方并未就此次批评做出正面回应。应用内新闻资讯的内容与之前并没有什么差别,官方微博仍处于正常运营之中。在我看来,趣头条的做法是希望能够淡化此事。毕竟之前他们已经把“快速赚钱”相关功能进行了隐藏,为的就是防止出现现在的状况。

        直播答题和“刷新闻赚现金”,这两种玩法可以说在经过主流媒体批评之后态度和命运各不相同。挺过了2月份之后,直播答题重新焕发了生机。从目前的策略来看,趣头条当然希望能够安稳的度过当前风波,并继续保留这种粗暴的盈利模式,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选择见机行事。

 
用现金换流量,应该退烧了(图片来自于谷歌)

        无论如何,这两种用现金换取流量的方式仍然值得各个互联网平台所注意。如果希望能够将这两种形式发展的更加长久,那么势必要进一步丰富活动的内容,同时也要提升平台自身的吸引力。只有这样,更多优质的用户才能发自内心的留存,而非为了蝇头小利。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