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商用微纳卫星数量快速增长 未来五年将成为关键发展期

          于上月26日成功升空的欧比特“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02组卫星入轨数十天,其中5颗卫星已开始正常工作,近日顺利发回首批高光谱图像。

          “2015年之后,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已有许多初创企业积极稳步发展。但就全球而言,中国的商业航天还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微型卫星、纳米卫星,离发达国家还有近10年的差距。在未来,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机遇非常好,五年到十年内将迎来黄金发展期。”15日,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吴树范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三年来数量快速增长

          卫星是如何分类的?吴树范介绍,卫星分为大型、小型、微型、纳米型等;大型是500公斤以上,小型是500公斤以下100公斤以上;微型卫星小于100公斤,纳米型卫星则小于10公斤,如今的卫星越做越小,标准立方体卫星只有1公斤左右。

          根据美国智库航天工程(Space Works)发布的最新统计图表,仅2017年,超过300颗50公斤以下微纳卫星发射到太空,其中印度火箭发得最多,一共发了140多个。“从整体上看,过去5年发射的微纳卫星,大概有52%的应用都是在商业领域,未来五年,商业用途的比例将会超过70%。”吴树范说。

          中国的微纳卫星发展如何?吴树范说,2015年,中国微纳卫星有跳跃式增长,共发射了超过25颗微纳卫星,此后三年都实现了平稳增长。

          “一些小小的卫星,像‘STU-2C’号立方星,重量仅为1.7公斤,同样可以得到很有意义的在轨数据。这颗小卫星提供的信息,可用于监控全球航空交通的宏观情况,检测特定飞机的动态等。其中3U立方星‘STU-2A’号发回了很多南极极地区域的照片,可观测结冰情况和分布区域等。”吴树范说。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卫星通信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

          研制生产已形成三个梯队

          2014年,中国政府宣布鼓励商业资本进入航天领域,这引发了中国民营企业进入这一行业的热潮,促进了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同时,像美国SpaceX等民企在航天领域如火如荼的举动,也带动了国内蠢蠢欲动的私企。

          “许多商业公司从2015年开始进入到了航天领域。这一年,武汉举办了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同年,一些民企的微纳卫星发射升空。”吴树范说。目前为止,中国已有众多机构和民营企业从事微纳卫星研制与生产,形成政府机构或企业、大学式校企和纯民营企业三个梯队。

          2020年将有200多个卫星在轨

          如今,全球商业航天发展迅猛,未来五年无疑将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会有200多个微纳卫星在轨运行,目前了解到的就有30多个纳米卫星和100多个微卫星正在研发中。”吴树范说,随着大量商业微纳卫星发射升空,世界航天格局或将逐渐改变。

          “中国的微纳卫星技术虽然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要赶超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吴树范坦言,截止到2018年4月8日,全球已发射的纳米卫星中,美国占58.7%,欧洲占24.6%,中国只有2.6%。

          “未来五年中国的微纳卫星占比会增长许多,或许会超过10%。”吴树范说,中国商业航天还是刚刚起步的朝阳产业,在微型和纳米卫星领域,未来五年到十年,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5月30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算力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协同,助力数字经济增长。

2025年06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