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移动支付巨头争先布局“大交通”场景

          进入5月,包括银联、支付宝、京东金融、微信在内的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在“大交通”场景加速布局。北京地铁此前宣布全面试运行扫码支付进站;5月11日,中国银联山东分公司宣布与济南公交总公司全面合作;几乎同时,京东支付也宣布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推出“车牌零感付”,在线开通ETC产品,正式进入高速支付领域。此外,微信方面也透露,继广州和深圳实现乘车码乘坐公交与地铁后,北京和上海也已在合作中。新一轮百城场景争夺在2018年愈演愈烈。

          五一期间,北京地铁全面试运行手机扫码进站,乘客只需手机下载易通行APP完成注册绑定支付后,将乘车二维码对准地铁闸机上的扫码感应区域,“嘀”一声即可顺利过闸,在出站时采用同样的方式就可以完成付款,离线二维码技术无需担心没有网络,随时随地轻松扫码进/出站。首批接入的支付渠道包括支付宝、京东支付、工商银行三家。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并不在其中,微信小程序乘车码在北京地区尚未开通支持,对此,微信方面表示“仍在合作洽谈中”。除了扫码支付外,Apple Pay等在稍早之前也已全面实现了公交、地铁闪付乘车。

          蚂蚁金服方面透露,目前全国已有浙江、河南、山东等14个省市的高速收费站陆续接入支付宝缴纳通行费,缴费方式包括扫码付款和车牌签约代扣两种。

          记者注意到,除北京地区外,各家机构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争夺也已涉及公交地铁、高速等出行的方方面面。2017年12月底,杭州成为首个“互联网+公交地铁”全覆盖的城市;截至2018年1月,已有超过5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市场运营规模现状与投资商机分析预测报告

          而最早撕开交通领域电子支付入口的银联,也自去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加速布局。继江苏南京、新疆乌鲁木齐、福建晋江、辽宁沈阳、安徽淮南、河南南阳等地后,今年4月银联又与云南昆明公交合作推出二维码扫码支付乘车,同时还在多个省市县公交开通了包括银联闪付、ODA和银联二维码支付在内的移动支付途径。此外,银联还联合各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闪付或二维码“1分钱乘车”优惠活动。银联方面表示,随着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的持续快速推进,还将在各地公交、地铁、停车、加油等公众出行领域加快步伐,不断拓展“智慧交通”新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几家巨头的移动支付争夺早已白热化,而目前的线下场景中公共交通场景可能是最后一片蓝海。“不过,目前各家布局还处在起步阶段,比如在与地方的合作过程中还是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数据的合作共享仍然需要多方协调和打通。”一位地方交通集团人士称。

          易观智库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公共交通场景是支付巨头们必须拓展的,目前多数公共交通系统都已有自己的支付体系,外部支付机构想要进入就需要与当地公交系统谈判。

          事实上,在基于交通出行场景的数据挖掘与延伸拓展方面,支付巨头们可谓不遗余力。比如,12306对线上交易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后,蚂蚁金服顺利接入花呗,目前在通过支付宝购买火车票的交易中,已有20%是通过花呗进行支付的。另外,在杭州、武汉、青岛等地刷支付宝坐公交,不仅方便且还可免费获得公交意外险。

          微信方面表示,在小额高频场景,微信希望通过支付工具,给公交地铁带来更多的服务价值,提供给用户实时查询公交行驶路线等服务。对公交地铁而言,除了可以减少大量的现金管理成本,微信小程序的流量主功能,未来也可实现更多的商业价值。

          易观智库指出,布局出行领域对于支付巨头们而言真正的价值在于数据。此前公共交通采用的现金加充值卡的支付方式,没有办法积累有效数据甚至做出人群画像。而在移动支付介入后,终于能够将这一缺失的数据链补充完整,进一步完善用户画像,对于后续运营和精准营销服务等将有大幅提升。

          “未来,公交车沿线经过一家盒马鲜生,就可能推送一个盒马的优惠券给乘客。对于不同乘车习惯的乘客,公交公司可以像互联网公司一样,给予不同的优惠。个性化的运营服务,将使参与各方拥有更多赚钱的可能,商业化想象空间也会进一步扩大。”业内人士给出了这样的畅想。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