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互联网人身险保费增速首次负增长 银行系险企开始谋求转型

       从近期披露的数据来看,去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规模发展势头有所放缓,2017年互联网人身险规模保费达到1383.2亿元,同比下滑23%,这是2013年以来互联网人身险保费增速的首次负增长。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

       201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浪潮席卷各行业,互联网人身险开启了高速发展之路。2013年到2015年期间,互联网人身险一直保持着每年数倍的同比增长态势,从2013年的数十亿规模,到2015年的近1500亿元,互联网人身险三年累计增长近26倍。“除了互联网+热潮的催化,那时期互联网人身险的高速发展主要源于当时万能险和投连险在内的理财型业务的高速发展,这两项业务保费占2015年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比例高达83.2%。”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

       2016年行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的政策,从产品设计和销售比例两头收紧万能险和业务,万能险业务规模应声大幅下滑。正因如此,2016年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增速明显放缓至23%,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在监管力度加紧的2017年,万能险和投连险在内的理财型业务保费继续大幅下滑,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96.6亿元,同比下降74.8%,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比例下降20多个百分点至21.4%。

       互联网人身险保费结构也有了较大变化。互联网人寿保险实现规模保费收入799.6亿元,在互联网人身保险年度累计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为57.7%,依旧为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主力险种,但在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中的占比大幅下降。而两全保险高速发展,实现规模保费318.9亿元,同比上升29.3%,占互联网人身险比例达到23%。与此同时,年金保险发展势头迅猛,2017年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461.4亿元,同比增长86.4%,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收入的33.4%,成为第二大互联网人身保险险种。其中,非养老年金保险共实现规模保费384.5亿元,同比增加2.5倍。

       互联网人身险保费结构也有了较大变化。互联网人寿保险实现规模保费收入799.6亿元,在互联网人身保险年度累计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为57.7%,依旧为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主力险种,但在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中的占比大幅下降。而两全保险高速发展,实现规模保费318.9亿元,同比上升29.3%,占互联网人身险比例达到23%。与此同时,年金保险发展势头迅猛,2017年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461.4亿元,同比增长86.4%,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收入的33.4%,成为第二大互联网人身保险险种。其中,非养老年金保险共实现规模保费384.5亿元,同比增加2.5倍。

       年金保险是指,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金额、方式,在约定的期限内,有规则的、定期的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年金保险是一种储蓄型产品,可以为被保险人未来储备稳定的现金流,是储备子女教育金、老人养老金和未来生存金的重要方式。”上述业内人士说。

       在万能险监管收紧之后,年金保险是银保渠道的主推产品,除了柜面销售,银行也注重网销。界面新闻记者登录工商银行官网发现,其保险栏目约有60款年金保险在售。银行系险企屡屡上榜互联网人身险榜单。

       2017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公司规模保费前10名的公司里,有4家都是银行系险企,包括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和光大永明人寿,合计实现规模保费730.6亿元,占前十大互联网人身险总保费的57%。“随着保监134号文下发,新型产品在银保渠道的销售难度加大,银行系险企早已开始谋求转型,加码网销是不少银行系险企的重要战略,将更多的资源转向了网销。”上述业内人士分析。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5月30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算力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协同,助力数字经济增长。

2025年06月06日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5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小幅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增速加快,区域发展呈现分化态势。

2025年05月07日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5月1日,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在第二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上发布《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观察报告》,指出在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人力密集型数据标注模式正加速向智能驱动型、平台化的新业态转型。

2025年05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