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北斗星通芯片应用广泛 卫星导航产业潜力巨大


 
          4月19日,针对中兴事件暴露了国产芯片的“软肋”一事,北斗星通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芯片领域确实是国内的“软肋”。但公司产业布局比较早,链条覆盖了终端、应用、运营服务等。旗下和芯星通主要从事北斗芯片的研发和销售,成立于2009年初,是国内较早进入导航芯片研发的企业。

          4月18日晚,北斗星通(002151.SZ)披露2017年报,实现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02.99%。此前公司预计,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盈利365万元-4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15.07%。

          “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贡献率达到60%。”4月19日盘后,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北斗服务全球化和产业市场国际化都在加速推进。自2017年11月5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以来,我国已开启了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全球组网的密集发射阶段,“全国一张网”一期已正式通过验收,可在中国的21个省份提供实时动态厘米级精准定位服务。

          “2018年北斗将进入密集发射期,特别是军改阶段性结束将助力北斗军用市场回升。”马澄预计。

          GNSS芯片产业链布局

          年报显示,北斗星通在GNSS芯片、板卡天线、微波陶瓷介质元器件等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上述产品属于导航产业最为核心的环节。

          2017年,公司尤其在GNSS芯片、微波陶瓷介质通信元器件、高精度天线、汽车电子、“北斗+通信”方向进行了重点投入。截至报告期末,共计产生研发投入1.8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57%。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IC芯片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

          投入的效果已显现,北斗星通在国内首发28nm工艺GNSS SoC芯片,高精度天线在小型无人机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高精度天线、板卡和激光雷达等产品进入自动驾驶领域,LTCC和汽车电子部分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公司的芯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工作人员称。“主要分为导航芯片和高精度芯片,导航芯片可应用于手机、车载导航、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高精度的芯片可应用于测量测绘、无人机、驾考等领域。”

          目前北斗星通公司芯片研发主要在我国“北斗三号”新系统以及全球GNSS现代化接收机技术、多源融合技术、与通信结合技术等方向。

          “在市场方面,除了继续保持目前传统高精度、车载导航优势地位外,公司主要在各种物联网应用、可穿戴以及智能机器人进行重点拓展。”该工作人员称。“现在,北斗导航系统已进入全球化部署阶段,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公司将开拓导航产业及无人机、移动通信5G、物联网等领域。”

          卫星通信国产化大势所趋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信息安全形势与挑战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卫星通信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届时,北斗高精度服务将广泛应用于精准农业、测量测绘、防灾监测、智慧交通等领域。” 马澄认为。

          在马澄看来,进口替代有着三大优势:第一,资费大幅降低。第二信息保密。出于信息安全角度的考虑,尤其是军用领域,卫星移动通信自主化是必然趋势。第三,资源可控。
据北斗星通年报披露,截至去年末,公司国防装备实现营业收入10863.42万元,收入增长率较2016年大幅下降45.27%,但毛利率同比大幅增长13.68%。

          而目前卫星导航的大部分产值集中在终端集成与系统集成等中游环节,不过,卫星导航与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的融合趋势更加明显,在物联网、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等市场的应用更加广泛,高精度的应用领域正不断扩大。

          马澄表示,卫星导航系统在国民经济关键领域、行业、公共服务及大众市场的应用快速发展,未来融合5G通信、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智能汽车的位置服务应用,将有力推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结构升级,导航及相关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