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紫光发布系列闪存产品 有望完整存储产业链条

  3月1日下午,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存储)携全系列高性能闪存产品首次亮相时强调,“标志着我国自主品牌闪存产品可以满足各类存储应用需求”。

  以内存、闪存、处理器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国企业尚未大规模攻克的重点领域之一。从过去一系列不成功的国际收购案例看,我国要通过海外并购获得存储市场的入场券很难。选择从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国内基础相对更好的闪存切入,建立自己的存储产业,便成为切合实际的路径。

  真正意义上的存储产能缺失

  在存储产品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数据产生地和消费地,存储容量和性能的需求增长迅速,拥有全球半数以上的大客户。但是,目前,中国尚难谈得上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存储生产能力。

  正如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兼紫光存储CEO齐联所说:“存储产业虽是信息电子行业的细分领域,却有着无比巨大的体量和持续的高速成长性,但这个产业的上游产品、技术却完全掌握在少数几家海外巨头手中。”

  从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内存、闪存就持续不断涨价,去年三星Note7接连自燃事件后,固态硬盘、内存条、以及闪存卡等存储产品的价格更加疯涨,业内人士开玩笑说:“即使是房价的上涨速度,也无法和内存条的涨价速度相提并论。”

  PC、数码、智能手机乃至行业应用都极度依赖进口闪存芯片的中国企业在这一波涨价大潮中有些承受不住了。

  存储业内专家、中桥调研咨询高级分析师郭平说:“从2016年以来,中国存储产品的大客户均不同程度受到存储产品缺货、价格高企的严重影响。紫光存储全系列高性能闪存产品的推出正好满足了国内众多大客户的需求。”

  业内的判断是,未来3—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将迎来窗口期,中国存储能否成功,这一时段极为重要。但是,中粤金桥投资合伙人、品优网创始人罗浩元说:“不要天真地以为国产厂商介入后,我们就能从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实惠。现实往往很残酷,对存储产品来说,决定成本的是厂商的技术成熟度、产能等,在这方面先入者依然有巨大优势。”

  产业关键环节布局到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信息存储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尽管目前紫光在存储产业链的控制能力还无法实现同美国、日本等领先企业完全对标,但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没有失位。

  5年前,紫光通过大举并购的方式切入集成电路领域,掀起不小的波澜。在相继将展讯、锐迪科、新华三等行业龙头纳入旗下后,紫光开始向最为重要的存储领域进击,传递出在存储领域“打大仗”的决心,计划用十年时间冲进全球存储领域的前五。

  据齐联介绍,紫光将投巨资打造一条从存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存储产品模组期间以及控制器的研发、制造,封装、测试、销售和服务,再到存储系统的开发、制造、实施和服务的完整存储产业链条。

  目前,紫光旗下长江存储已于去年底完成了中国首颗自研的32层3D NADA闪存芯片的设计和生产制造工艺的研发,这颗被业内称为“中国距离世界水平最近的存储芯片”,将于2018年第3季度实现量产。

  “存储最能代表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经济效益。”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表示,长江存储与紫光在南京、成都投资建设的半导体存储基地,未来将在研发生产、市场销售上形成协调一致的行动。

  齐联说:“此外,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和紫光西数也于去年推出了自主品牌的全闪存存储系统。本次紫光存储推出的全系列产品,覆盖了移动终端存储、PC笔记本电脑消费级存储,到数据中心云平台企业级存储,标志着这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基本搭建成型。”

  罗浩元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即便紫光的闪存、内存工厂落成开始生产,也会面临种种困难,但是只要能在中国市场站稳,紫光或其他国内企业就能活下去。京东方在面板产业的突围就是很好的例证。”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