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紫光发布系列闪存产品 有望完整存储产业链条

  3月1日下午,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存储)携全系列高性能闪存产品首次亮相时强调,“标志着我国自主品牌闪存产品可以满足各类存储应用需求”。

  以内存、闪存、处理器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国企业尚未大规模攻克的重点领域之一。从过去一系列不成功的国际收购案例看,我国要通过海外并购获得存储市场的入场券很难。选择从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国内基础相对更好的闪存切入,建立自己的存储产业,便成为切合实际的路径。

  真正意义上的存储产能缺失

  在存储产品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数据产生地和消费地,存储容量和性能的需求增长迅速,拥有全球半数以上的大客户。但是,目前,中国尚难谈得上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存储生产能力。

  正如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兼紫光存储CEO齐联所说:“存储产业虽是信息电子行业的细分领域,却有着无比巨大的体量和持续的高速成长性,但这个产业的上游产品、技术却完全掌握在少数几家海外巨头手中。”

  从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内存、闪存就持续不断涨价,去年三星Note7接连自燃事件后,固态硬盘、内存条、以及闪存卡等存储产品的价格更加疯涨,业内人士开玩笑说:“即使是房价的上涨速度,也无法和内存条的涨价速度相提并论。”

  PC、数码、智能手机乃至行业应用都极度依赖进口闪存芯片的中国企业在这一波涨价大潮中有些承受不住了。

  存储业内专家、中桥调研咨询高级分析师郭平说:“从2016年以来,中国存储产品的大客户均不同程度受到存储产品缺货、价格高企的严重影响。紫光存储全系列高性能闪存产品的推出正好满足了国内众多大客户的需求。”

  业内的判断是,未来3—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将迎来窗口期,中国存储能否成功,这一时段极为重要。但是,中粤金桥投资合伙人、品优网创始人罗浩元说:“不要天真地以为国产厂商介入后,我们就能从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实惠。现实往往很残酷,对存储产品来说,决定成本的是厂商的技术成熟度、产能等,在这方面先入者依然有巨大优势。”

  产业关键环节布局到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信息存储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尽管目前紫光在存储产业链的控制能力还无法实现同美国、日本等领先企业完全对标,但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没有失位。

  5年前,紫光通过大举并购的方式切入集成电路领域,掀起不小的波澜。在相继将展讯、锐迪科、新华三等行业龙头纳入旗下后,紫光开始向最为重要的存储领域进击,传递出在存储领域“打大仗”的决心,计划用十年时间冲进全球存储领域的前五。

  据齐联介绍,紫光将投巨资打造一条从存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存储产品模组期间以及控制器的研发、制造,封装、测试、销售和服务,再到存储系统的开发、制造、实施和服务的完整存储产业链条。

  目前,紫光旗下长江存储已于去年底完成了中国首颗自研的32层3D NADA闪存芯片的设计和生产制造工艺的研发,这颗被业内称为“中国距离世界水平最近的存储芯片”,将于2018年第3季度实现量产。

  “存储最能代表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经济效益。”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表示,长江存储与紫光在南京、成都投资建设的半导体存储基地,未来将在研发生产、市场销售上形成协调一致的行动。

  齐联说:“此外,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和紫光西数也于去年推出了自主品牌的全闪存存储系统。本次紫光存储推出的全系列产品,覆盖了移动终端存储、PC笔记本电脑消费级存储,到数据中心云平台企业级存储,标志着这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基本搭建成型。”

  罗浩元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即便紫光的闪存、内存工厂落成开始生产,也会面临种种困难,但是只要能在中国市场站稳,紫光或其他国内企业就能活下去。京东方在面板产业的突围就是很好的例证。”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