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网络视听节目新规发布 官方作出这样解读

        3月22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

        《通知》要求,坚决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编视听节目的行为,并严格管理包括网民上传的类似重编节目,不给存在导向问题、版权问题、内容问题的剪拼改编视听节目提供传播渠道。其次,还要加强网上片花、预告片等视听节目管理,未取得许可证的影视剧、未备案的网络原创视听节目,以及被广播影视行政部门通报或处理过的广播影视节目、网络视听节目,对应的片花、预告片也不得播出。

        这份“特急”通知引起各方关注,有人认为,“坚决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编视听节目的行为”可能主要针对“鬼畜视频”,这将使“B站、快手、抖音、西瓜视频等视频网站受到影响”。

        3月23日,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发展研究中心微信公号题为《网络视听节目新规,怎样理解更靠谱?》的文章,作出官方版解读。

        文章认为,“坚决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编视听节目的行为”,这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句话针对什么?《通知》说得明白,是针对非法的行为。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视听节目出现了一些违规乱象,比如,有的节目歪曲、恶搞、丑化经典文艺作品;有的节目擅自截取拼接经典文艺作品、广播影视节目和网络原创视听节目的片段,形成了实质上的侵权,有的甚至重新配音、重配字幕,以篡改原意、断章取义、恶搞的方式吸引眼球,存在严重的价值导向偏差,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成长罩上精神“雾霾”,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网民非常愤慨,意见很大。大力治理这些非法行为,是促进网络视听节目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研读《通知》,可以发现至少三个清晰的政策信号。

        一是版权要合法合规。近年来,随着剪辑软件使用难度降低,网络上出现大量未经版权方或权利人授权,由个人或机构擅自抓取、剪拼、改编他人版权作品的视频。这类行为,目前已经在著作权领域引起很多纠纷,扰乱了网络视听行业秩序,影响恶劣。《通知》中“非法抓取、剪拼改编”中“非法”二字,“擅自截取拼接”中的“擅自”二字,强调的就是在视听节目内容的传播过程中,必须遵循《著作权法》相关规定,抓取及二次创作等行为必须获得法定授权。也就是说,一切都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只要有合规合法的授权,正规的剪辑改编是允许的。

        二是内容要健康向上。纵观近些年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一个明显的感受:政策对创新创意的鼓励是明确的、实打实的,但创新创意应该是格调健康的,也是有底线的。一方面要合法合规,不能挑战法规尊严;另一方面,内容要健康向上、注重品质、格调积极。我们看到,在鼓励创新创意的大背景下,一些不法行为也借机滋长。比如有些二次创作的视频,内容庸俗、低俗、媚俗,甚至恶搞经典影视作品;再比如引起强烈公愤的儿童邪典视频,通过二次剪辑“创作”经典动画作品,传播血腥、暴力、色情,毒害青少年。这类所谓“创意”已经陷入唯点击唯利益的误区,为满足一己之私,完全弃社会公德于不顾。治理这些乱象,是公共管理部门的责任担当和使命。

        三是一如既往支持鼓励走正道的创新创意。这个《通知》的实质是紧跟行业发展态势,一方面及时规范非法抓取、剪拼改编视听节目的市场乱象,另一方面是一如既往鼓励和支持合法合规的网络视听节目业态创新,一如既往鼓励支持激励人们健康向上的网络视听创作。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

        仔细来看,《通知》并非如网上某些文章所言——“禁止改编视听节目”,而是有明确清晰的界定,即“不给存在导向问题、版权问题、内容问题的剪拼改编视听节目提供传播渠道”。也就是说,剪拼改编视听节目中,导向有偏差、版权有问题、内容有“三俗”的网络视听节目也是必须予以清理的。

        总的来说,总局这份《通知》是遏制盗版、遏制侵权、遏制“三俗”、遏制有害的,并为广大网民呼吸到更加清朗的网络空气开道。《通知》得到了绝大多数行业人士的欢迎,大家认为这个通知至少在三个方面响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

        首先,少年儿童需要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广大网民需要清朗的网络空间。对“劣币”要坚决说不,不能让网络成为违法有害内容滋生的土壤。

        其次,网络视听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版权市场、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保护版权权利,震慑打击侵权者,是对知识产权及智力劳动的尊重,为产业做大做强提振信心。

        第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共同维护尊崇捍卫反映我们革命、建设、改革历史的严肃文艺经典。这是管理者、网络视听制播机构和所有参与者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提供影响公众的产品,就必须承担公共责任,不能只见利不见义。影响越大,责任越大。网络视听新媒体平台有义务为网民提供更加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精神食粮”。

        归结看来,《通知》对网络视听节目消费者是利好,对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是利好,对规范版权秩序是利好,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是利好。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9月28日,国家数据局举办第三场“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栾婕在会上系统介绍了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的进展与成效,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她强调,国家数据局将继续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通过印发数据要素场景指引、深化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实数融合),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其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数据要素为引

2025年09月30日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2025年9月16日,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最新批准发布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界定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简称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的术语和定义。

2025年09月17日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