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宜人贷2017年净收入总额同比增长71% 未来网贷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大

         日前,宜人贷发布2017年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2017年全年,宜人贷为65万位借款人促成借款总额414.06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年净收入总额55.43亿元,同比增长71%;净利润13.72亿元,同比增长23%。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P2P网贷行业市场发展动向调查及投资价值前景评估报告
         总体业绩保持增长,但梳理发现,宜人贷2017年各季度净利增长已经乏力,公司两大新业务在线财富管理及YEP科技平台还未获得大发展。2015年促成借款的资产包坏账率则超过质保金比例。C类与D类两类借款人的借款占比占到当期促成借款总额近九成。此外,宜人贷多个投资项目中引入的第三方担保公司与宜人贷存在关联关系。

         2010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传统信贷的收紧为网络借贷发挥长尾优势创造了机遇。个体网络借贷凭借着门槛低、收益高、操作方便、灵活度强等优势迅速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早期频发的负面消息让整个行业经历了不短的阵痛期,但不容忽视的庞大网贷需求依旧推动P2P行业整体成交规模逐年增长,2016年P2P交易规模达14955.1亿。

         另一方面,P2P行业交易规模增速由2013年的326.7%下降至2016年的70.8%,预计未来会维持在年均24.6%的复合增长速度。增速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于:一是,随监管政策的落地,资金池、期限错配等隐患模式被禁止,大量不合规平台被淘汰,时涨时落的投资者信心逐渐稳定,行业整体由野蛮生长进入健康发展节奏;于是,传统金融机构对线上借贷业务的跃跃欲试,以及以电商消费金融为代表的其他网贷形式的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P2P增速。

         2016年,中国P2P投资用户规模为1271.0万人,借款用户规模为876.0万人,预计未来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与此同时,自2013年至今,中国P2P投资用户规模始终大于借款用户规模,这与中国P2P的人均借款金额高于人均投资金额有关,在略强的借款需求下,必然会产生借款人和投资人之间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局面。

         此外,自2016年开始,P2P的人均借款金额跌破20万,究其原因为2016年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这是对借款人的金额约束;从P2P平台角度来看,借款限额变相取消了大额标的,这使得部分P2P平台将自身业务向消费金融领域转型,消费金融具备小额高频的特征,这在某一程度上拉低了人均借款额。

         P2P监管打响了中国网络借贷市场的监管头炮。纵观中国P2P网贷市场,国家政策分别对P2P运营资质以及业务操作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限定了P2P平台的发展轨迹,让借贷业务的开展有法可依。然而在P2P风控这一环节,对于数据的使用和管理仍然缺乏明确的法律约束,信息泄露与多次转卖等的象时有发生,用户的隐私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为数据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对此,未来监管可能会从数据确权、数据使用规范等角度切入。明确数据信息的归属及可交易性;利用金融科技有效打击数据非法流通问题,对交易数据进行实时追踪;在用户授权方面对数据提供商予以严格要求。

         受现金贷监管的影响,作为现金贷主要资金来源的P2P公司,其资金出口收窄。这种资产端的受限会促使部分P2P公司主动寻求信贷资源,该转变的可实现路径之一便是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展合作,依托支付公司的丰富场景快速实现信贷与消费的对接。可实现路径之于为P2P公司与场景方开展直接合作、自主搭建场景,当下一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P2P公司便是该种操作方法,但相较前者更为费时费资。预计未来,第三方支付公司在P2P业务中的角色,将会由原先的支付通道向前端业务发展,其在网贷行业的存在感愈强。

         国内P2P市场发源于2007年成立的拍拍贷,2007-2010年间国内P2P网贷公司不超过10家,一些敏锐的金融IT人士开始加入P2P网贷行业经过4年的探索期,2011-2012年有效的商业模式逐渐成型和分化,出现纯线上平台O2O模式债权转让模式担保模式混合模式等2013-2015年,国内P2P网贷进入野蛮生长期,大量平台开始涌现,大型机构开始涉足P2P网贷,生态雏形显现,业界也出现了经营“庞氏骗局”的平台诸如e租宝与钱宝网2016年以来,互金监管体系逐渐明确,商业模式进一步成熟,投资者对市场认识加深,推动P2P网贷成功进入万亿级市场

         2017年12月当月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2248.09亿元,环比小幅下降1.33%。分析认为年关将至,资金面相对紧张,导致12月成交额低于11月。截至2017年12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62339.41亿元,去年同期历史累计成交量为34290.93亿元,相比同比上升81.8%。

         随着近期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对网络小贷业务进行整顿,监管层对网贷业务和融资杠杆的限制,P2P备案进入实操阶段,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未来大佬们将会加速布局P2P行业。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消费平稳增长 网上零售总额增长8.6%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消费平稳增长 网上零售总额增长8.6%

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积极促进消费平稳增长,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得益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业绩增长可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0.9万亿元,增长8.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已超830万标准机架 算力总规模达246 EFLOPS 位于世界前列

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已超830万标准机架 算力总规模达246 EFLOPS 位于世界前列

9月28日,2024中国算力大会在郑州举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当日在开幕式上介绍,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位于世界前列。

2024年09月30日
《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 引爆A股游戏概念股全线

《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 引爆A股游戏概念股全线

8月20日,上午10时,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此前预售时,曾多次登顶全球最大游戏发行平台Steam的全球热销榜。这款游戏不仅在Steam平台上线一小时内在线人数就突破百万,更是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一股"悟空概念股"的热潮。然而,在游戏概念股大涨的同时,银行股却逆市飘红,为A股市场带来了一丝暖意。

2024年08月21日
202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 收入前五名省市营收占比82.5%

202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 收入前五名省市营收占比82.5%

利润和研发方面,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营业成本同比下降0.2%。实现利润总额743.7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较1至5月份提高14.7个百分点。共投入研发经费459.8亿元,同比增长1.2%。

2024年08月02日
2024年上半年国内客户端游戏占比持续升高 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销收入同比增长

2024年上半年国内客户端游戏占比持续升高 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销收入同比增长

其中自研游戏市场方面,1 -6 月,我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销收入 1177.36 亿元,同比减少 3.32%,主因是部分头部产品收入下降较为明显。自主研发游戏上半年海外市场实销收入 85.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4.24%,主因是部分新上线产品出现了爆款,带来明显增量。

2024年07月30日
202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9.4%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5.5%

202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9.4%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5.5%

据悉,这是中国信通院第10次发布云计算白皮书。而据白皮书显示,在202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5864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在生成式AI(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算力与应用需求刺激下,云计算市场将保持长期稳定增长,预计2027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突破万亿美元。

2024年07月26日
人工智能产业:四部门印发《指南》 到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

人工智能产业:四部门印发《指南》 到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

《指南》指出,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形成庞大市场规模。伴随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创新技术群体突破、行业应用融合发展、国际合作深度协同等新特点,亟需完善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

2024年07月05日
企查查正成全球企业数据治理领域重要参与方  中国AI数据治理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企查查正成全球企业数据治理领域重要参与方 中国AI数据治理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数据产量逐年递增,由2017年的2.3ZB增长至2022年的8.1ZB。不断增长的数据产量带动了数据治理市场需求的增加,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2024年02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