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海航收购当当,我国电商市场规模快速扩展

          “天地孤影任我行,世事苍茫成云烟!祝愿文化电商独角兽当当网敢作敢当当!”在海航旗下A股上市公司接触当当的消息发酵后,当当网联合创始人、CEO李国庆在微博上的发声,被业内视为对“海航收购”事件的回应。当当是曾经站在国内B2C电商第一梯队的弄潮儿,但在经历了上市的辉煌、与竞争对手的价格拼杀后,在尚未迎来18岁成年礼之际就提前完成了私有化退市。尽管目前的当当仍是图书电商市场三甲,但想在其他品类做大市场,显然留给它的时间已经不多,文化电商的定位或将是当当未来谋得翻身的契机。

         接盘者悬而未决

         先是步步高、继而是海航,自2016年9月当当完成私有化退市后,关于它借壳回归A股的传闻屡见不鲜,但结果始终未能明了,而海航旗下上市公司的一文公告,或表明了当当的未来归属。

         3月9日晚间,海航旗下A股上市公司天津天海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海投资”)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备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标的资产为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北京当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股权。随着天海投资公告的发出,当当的A股回归进程似乎有了新的进展。根据天海投资发布的公告显示,重组拟向交易对方购买资产,交易方式将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视情况进行配套融资,具体方案正在沟通和协商、论证中。

         这并不是业内首次曝出当当与海航接触的消息,但却是涉事方首次以公告形式明确了双方的接触进展。去年10月,路透社曾报道称,海航集团正在商谈收购当当超过90%的控股权,估值或超过10亿美元。李国庆当时在认证微博号中称,该消息不属实。基金寻找投资机会、与当当接触很正常,但当当并未签署任何协议。

         在此次天海投资发布的公告中显示,公司尚未与交易对方签订正式重组协议,重组方案、交易架构、标的资产尚未最终确定,未来可能会根据尽职调查情况及与潜在交易对方的商洽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这也意味着天海投资最终是否会真正接盘当当尚存在不确定因素,但天海投资也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所涉及的各项工作。

         更精准的定位

         在天海投资公告发出后,李国庆于3月11日凌晨在微博中发声称,“天地孤影任我行,世事苍茫成云烟!祝愿文化电商独角兽当当网敢作敢当当!”短短两行字,却包含了足够多的信息量,前一句可视为对当当一路走来的感慨,后一句是对当当未来发展的期望。但究竟这是否意味着当当接受了天海投资的入股,尚不得而知。

         不论与天海投资的接触结果如何,显然,当前的当当找到了更精准的定位,也就是文化电商,这是当当在完成了近年来的全品类扩张后进行的定位调整。在2011-2012年,李国庆曾提出,图书、婴童与服装是当当网发展的三驾马车。从目前当当官网的销售商品来看,除了上述提及的图书、婴童和服装商品外,还包括了食品、家居、电器等商品品类,并设立了特卖频道尾品汇和当当自有品牌当当优品。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当当实现了从图书到全品类的市场扩张,但从整体线上市场的分额来看,成绩并不理想。根据市场分析机构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网上零售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为天猫、京东、唯品会,占据了89.1%的市场份额,而当当的市场占比仅为0.8%。而从线上图书市场份额来看,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3季度》数据显示,在网上零售图书市场格局上,京东以市场份额36.2%,首次位居线上图书销售榜第一;当当占据35.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而在此之前一直是当当独占鳌头。由此可见,当当的主力部队仍然局限于图书市场。

         此外,天海投资在公告中也对当当的现有资产进行披露。公告显示,当当为综合性电商平台,经营图书、音像、母婴、美妆、家居、数码3C、服装、鞋包等产品。自营超过300万种SKU,其中图书产品超过120万种,招商平台上约有3000多个第三方卖家,并经营200多家实体书店,处于线上图书出版物零售领域的龙头地位。

         掌权地位或受挑战

         从全品类扩张,到巩固当当文化电商独角兽的地位,性格直率的李国庆藏不住自己心态的变化。正如去年12月他在中国领袖企业年会上所说,“对自己的终极评价,能写‘出版行业重大颠覆和创新者’就很满足了”。但事关当当未来归属的问题,显然难以让他轻易放手。

         曾经的当当无疑是辉煌的。1999年,李国庆和夫人俞渝共同创立了当当;2010年,当当完成赴美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美上市的B2C电商公司。在上市前以及上市后,当当曾先后接到了亚马逊和腾讯抛来寻求收购的橄榄枝,但均被李国庆夫妇拒绝。“对于融资,如果有利于更大的发展布局,我随时欢迎,但如果谁想收购当当,还是算了吧!”这是2013年当当还活跃于美股市场时,李国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袒露的对融资的看法,但对于今时不同往日的当当来说,若天海投资真的成功入股,李国庆夫妇的掌权地位难免受到挑战。

         实际上,在2016年10月,也有过当当或借壳步步高回归A股的消息传出,但最终被步步高董事长王填否认。相较于借壳的说法,天海投资股权置换、融资购股的做法,显然会削减李国庆夫妇在当当的话语权,如果购入的股权足够多,甚至代表着当当的掌权者将发生变更。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2016年9月当当完成私有化退市时,当当网估值为5.56亿美元,退市后李国庆持股82.13%,俞渝持股11.04%,两人合计持股93.17%。在上海万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CEO、电商行业专家鲁振旺看来,如果当当网不能借壳上市,而是采取股权置换的方式,这相当于当当网成为了被收购的一方。

         全面发力云阅读

         目前,电商及新零售行业格局已定,作为综合电商平台,当当已不能和阿里、京东相提并论,所以不论未来的当当究竟由谁掌权,李国庆都要为这家公司重新确定发展方向。在今年1月举办的2018当当云阅读峰会上,李国庆表示,确立当当听书为公司核心战略产品,给予更多资源的倾斜,并要将当当打造成纸、电、听一体化的云端数字阅读生态格局。

         据了解,当当听书为当当云阅读业务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云阅读的另一项重要业务为电子书。根据当当云阅读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当当电子书和听书新增付费用户同比增长72%,销量同比增速126%,是其增速超过100%的第三个年份。此外,截至今年1月,当当云阅读的听书内容市场为5万小时,达50万听书用户,1000万次点击量。模式包括专业主播录制的广播剧听书、人工智能听书等。

         当当云阅读总经理雷玟曾表示,2018年当当云阅读将维持超过100%的增速,并实现两年3亿元的销售额。李国庆也表示,未来当当云阅读将按照开放的平台思维运营,不介意将自身用户引流至出版社或其他媒体平台。2018年,将为出版社和合作伙伴提供数据服务,提高用户匹配度及用户分析、市场能力。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市场竞争现状调查与投资方向评估分析报告

         自1998年开始,“电子商务”一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具有便捷、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电子商务在全球内的兴起和迅速膨胀急剧地改变着原有的经济割局,以及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和增长模式,其蕴藏的商机无可限量。

         我国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从2011年6万亿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23万亿元,同时中央又加快了供给侧改革的力度,电商成为了发展的重点,预计今年电商的市场规模将突破28.8万亿。

2011-2017年我国电商交易规模

         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一是数据之争公开化,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应高度重视。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数据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甚至可以说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对企业开展精准营销、精准服务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数据的归属权、使用权不明晰,缺乏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成熟的规则和制度。个人、企业、政府在电商数据的收集、处理、使用和共享方面边界模糊,政府获取企业数据困难,企业之间数据交换存在障碍。

         二是竞争秩序需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监管应着力加强。

         今年的“618”网络购物促销刚刚结束。全网销售额超过3900亿元,同比增长近70%。这次网络促销活动,诚信经营、品质消费的趋势较为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如淘品牌“七格格”退出京东,部分促销商品“先涨后降”欺瞒消费者等,反映出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秩序并非风平浪静。

         三是新主体身份难界定,第三方平台责任义务应明晰。

         电子商务的发展活力在于不断催生新模式,新模式往往带来新的市场主体。但在现行的法规制度下,新主体经常得不到“新身份”,新模式得不到“新定位”,新行为找不到可以适用的法律依据。用传统行业的准入条件、管理细则要求新主体,是束缚新经济发展的主要“痛点”。

         四是实体店关店引关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应深入推进。

         近两年来,全国多地出现零售业实体店大规模“关闭退租”现象,在百货、大型超市等业态表现较为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大型百货、超市企业在国内共计关闭185家门店。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GSL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