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增长63.05%:理赔不便风险还不少

  碎屏险理赔不易 奇葩险层出不穷

  互联网保险的兴起让买保险变得十分便捷,但购买的过程虽然简单方便了,后续的服务、理赔体验却让不少人感到失望。与此同时,互联网保险也存在这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风险。此前中国保监会就披露,2017年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同比增长了63.05%。互联网保险为啥这么难“互联”?
 
  碎屏险理赔难频遭吐槽

  碎屏险是近两年各家互联网保险都在推的一款产品,因为购买方便,不少人都选择花一两百元给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屏幕买一份保障,然而在理赔时却发现不是想象的那样美好。

  陈女士的苹果手机屏幕已经是第二次摔碎了,上一次,她找了一家上门维修的换了屏幕,花了300多元。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买了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推出的碎屏险,所以这一次屏幕又摔碎了她也没担心,觉得有了保险就不用自己花钱了。但是当她给保险公司打完咨询电话后,却选择了放弃理赔。

  “太麻烦了!”陈女士说,她原本以为碎屏险和医疗险一样,自己去找维修机构换屏幕,然后保险公司报销相应的费用,但实际情况却是要把手机寄到指定的维修点,修好之后再寄回。“我本来想自己送到维修点,反正换屏幕也就1个小时,结果北京还没有维修点。”陈女士抱怨说,“这一来一回至少要10多天,我又没有备用手机,而且我的手机绑定的苹果的账号、支付宝这些都得注销,太不方便了。”放弃保险理赔后,陈女士又花了300元换了屏幕。“以后不会再买这种保险了。”陈女士说。

  王先生对碎屏险的感受与陈女士一样。去年“双十一”他在京东购买了一台iPad,同时选购了一份两年期的碎屏险。前两天iPad屏幕出现了裂痕,当他得知要把iPad寄到上海去修理后犹豫了,“现在车险都‘闪赔’了,还以为互联网保险会更方便呢。”

  互联网保险投诉增长63.05%

  除去理赔不方便外,实际上,互联网保险的风险也不少。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春节前保监会曾经发布关于在线平台“搭售”保险的风险提示,指出某些在线旅游平台(OTA)或网上APP在订购机票、火车票时被默认勾选“搭售”保险,提示消费者注意风险。但是在春节期间,不少售票平台仍然以默认勾选方式出售保险,消费者就很容易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购买。

  各种各样的奇葩保险也都是互联网保险的产物。此前的鹿晗恋爱险、违章贴条险都曾出现在保监会的风险提示里,还有熊孩子惹祸险、扶老人被讹险、忘穿秋裤险、美厨娘关爱险、肠胃险、痘痘险……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互联网保险并不保险,不但有诈骗和非法集资嫌疑,甚至有博彩性质,会损害消费者权益。

  保监会此前公布的2017年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显示,去年全年接收到的互联网保险投诉高达4303件,同比增长63.05%。涉及非保险公司自营互联网销售平台的投诉3821件,占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的88.80%,具体涉及127家各类网络销售平台。其中,携程网、支付宝、微信、淘宝等4家大型互联网平台的投诉占非保险公司自营平台投诉的47.87%。而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反映问题主要集中于销售告知不充分或有歧义、理赔条件不合理、拒赔理由不充分等。

  巨头纷纷入场能改变什么?

  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互联网保险行业有望达到4000亿到1.75万亿元的规模。这么大的一块蛋糕,互联网巨头都纷纷入局。

  保监会日前发布公告,批准美团全资子公司重庆金诚互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获得保险经纪业务牌照,美团正式入局互联网保险。而此前新浪也开始推出保险产品。蚂蚁金服、腾讯、百度、京东更是早已进入互联网保险领域。

  互联网巨头在保险领域的市场机会,包括技术、对互联网的感觉、情景化的营销等方面,有传统保险公司无法相比的优势,比如,把持巨大流量入口的BAT拥有大量的数据和销售渠道,能够对用户进行精准定位,从而有助于产品触达客户需求,提高保单成交率。同时,BAT所具有的社交属性有助于其推出相应的创新保险产品,并为保险产品的销售效率赋能,达成体验共享、口碑营销效果。

  有调查显示,在移动互联技术下崛起的80后、90后更加注重便捷使用和消费体验,76%的人群愿意为高质量产品和极致服务付费,这也为互联网保险通过产品服务创新接触客户提供更多可能。但另一方面,互联网保险如果不能解决用户体验上以及产品安全上的问题,恐怕仍会遭到消费者的抛弃。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