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老年群体成网购新力量 消费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当中老年人想要使用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的时候,对于电商而言,一个新的增长点就出现了。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16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3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6.7%。预测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中老年人成为网络电商待开垦的“处女地”,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参与到网络世界中来,中老年群体逐渐发展成为网购的新生力量。

         网购有了新力量

         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8亿人。老年产业市场消费潜力将由目前的4万亿元增长到106万亿元,占GDP比例从8%增长到33%。
强劲的消费能力和庞大的消费市场,自然会引来各大电商平台的高度重视。他们惊喜地发现,老年群体的网购意愿正在不断上升。

         京东《2017年老年网络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京东平台老年群体网络消费额高速增长,同比提高78.0%;老年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1.8%,高于平台整体销售增速。阿里数据则显示,全国50岁以上的“剁手军团”(网络用语,指热衷网上购物的人群)已然十分庞大,仅淘宝天猫上就有近3000万。而在50多岁这一年龄层,平均每人网购消费能力高达5000元/年。中老年人日益成长为网购的新兴力量。

         中老年人的网络消费呈现了多样化特征,“买用分离”就是其中之一。涉及老年消费的很多商品,多数由子女为父母长辈代买或者中老年人为子孙购买。此外,注重身心健康、时尚化、年轻化等都成为中老年人网络消费的特征。

         技术不再是问题

         网购的主力军一直以来都是年轻人,中老年人因为对互联网的不熟悉而甚少进行网购,技术成为中老年人网购的“壁垒”。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打破壁垒提供了基础,而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兴起则让中老年人随时随地进行网购变成了现实。各大电商就势推出服务,帮助中老年人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到心仪的货物。

         2018年春节前夕,淘宝推出亲情账号,父母的淘宝账号可以和子女相连,父母看好年货下单,可以直接让孩子来买单。父母还可以通过淘宝账号来和子女一起鉴别货物,进行讨论。“这个真是很方便。我没时间陪父母逛市场买年货,他们自己看好后由我来买单,就相当于陪父母逛街了。”老家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在北京工作的小杨表示。不仅淘宝,京东商城等其他平台也提供了类似的服务,以进一步开拓中老年人市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移动网购产业市场规模现状分析与投资方向评估分析报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方式的普及,老年群体正逐渐突破硬件和能力的“壁垒”,一些人甚至形成了网购习惯。而对电商平台而言,这一群体无疑是不可忽视的消费新增长点。

         消费“痛点”待解决

         虽然网购为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痛点”,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网购意愿。

         行业监管缺位,市场秩序混乱。目前,我国老龄用品行业发展仍处于分散型、自发型、盲目型的状态,众多子行业尚处于探索和开拓时期,缺乏整体布局和系统性规划,行业标准缺失、监管缺位、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普遍存在。

         老年商品需求强烈,但销售渠道有限,配套服务欠缺。打开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的客户端,并没有发现老年人销售专区,这让很多中老年人在选购商品时困难不少。对于已出售的老龄用品,售后的使用指导及维修服务欠缺,企业服务意识淡薄。电商平台对老年消费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定位,在建设上缺少很好的信息引导功能。

         这种现象,深层次地反映了老年市场定位模糊、产品开发不足的问题。老年群体属于异质性很强的群体,不同收入、经济状况、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具有不同的需求特点。生产企业对老年人的需求了解不够深,把握不够细致,产品开发缺乏针对性,市场定位模糊,市场细分不精,产品开发严重不足。

         专家认为,要在网购中推动中老年人进一步参与,还应该从扩大老年产品供给入手,增加产品种类,细分老年用品市场。相关国家机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明确自身职责,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和产品认证制度。政府应该为老年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制定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为老年消费市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