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网售处方药放开无望 医药电商或谋求转型

  11月14日,CFDA发布《网络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让医药电商行业再一次感受到了寒冬的凛冽。这份近6000字的文件中,最关键的信息有两处:第一,不允许互联网平台销售处方药;第二,向个人消费者销售药品的网站不得通过网络发布处方药信息。中国处方药市场规模近万亿,业界此前一直期待能放开网售处方药,不少医药电商甚至不惜违规“抢跑”,然而此次征求意见稿可谓给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处方药线上线下违规销售

  经历了“双11”的喧闹后,还来不及比拼业绩的医药电商们就遭遇了迎头痛击。11月14日,CFDA发布《网络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份被部分业内人士称为医药电商监管政策“倒退”的意见稿,对网售处方药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管。其中要求“网络药品销售者为药批零售连锁企业的,不得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等”;“向个人消费者销售药品的网站不得通过网络发布处方药信息。”业内人士认为,按照意见稿,此前业界热盼的网售处方药大门已经关闭,监管部门的意图非常明显:医药兹事体大,监管只会趋严。

  事实上,处方药监管虽然一直高喊高打,但线上线下违规的情况并不鲜见。南方日报记者去年初曾做过一项调查,在近十家网上药店都轻易买到违规销售的处方药。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回应时指出,食药监局历来重视互联网药品交易企业的监管,但监管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消费者安全用药意识不强等问题。

  而线下药店也是违规销售处方药的重灾区。国内最大的医生社区“丁香园”近日做了一个小调查,邀请丁香园论坛会员从所列的包括罗红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速效救心丸、珍菊降压片、倍他乐克在内的多种处方药中任选2种,看是否能在线下药店顺利买到在42位参与者中,在线下药店成功购买处方药的有40人,其中1人只购买到中成药(处方药物),西药则必须需要处方。有2人完全购买失败。在参与活动的网友中,也不乏北上广一线城市。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参与此次活动的会员陈先生表示,他在广东一家比较大型的连锁药店以35.5元和37元的价格分别购买了阿奇霉素分散片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总计花费72.5元,购买时店员要求登记身份证号码,但始终未提处方。像陈先生这样需要登记身份证信息的占少数,大多数人在购买处方药时仅仅是“拿药+交钱”就走人,整个购药流程顺利得难以想象。

  此外,也有会员通过网络下单的方式在几家医药电商平台顺利购买了处方药物,同样不需要处方。

  医药电商或谋求转型

  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医药电商销售总额达到476亿元(含医疗器械);2016年迅速攀升到612亿元。在医药电商迅速升温的同时,也暴露出所存在的问题:比如违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处方药违规销售;夸大宣传、非药品冒充药品现象普遍;药学服务不到位,配送环节有风险等。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何CFDA此次一纸禁令,叫停网售处方药。

  丁香园有关负责人指出,出台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监管办法,显得更为迫切与必要。事实上,国外有很多成熟的网售药品模式。以美国为例,实行医药分开制度,药店会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严格分类管理。处方药的销售,必须凭美国医生开具的(电子/纸质)处方。如果药店没有处方就出售处方药,或者医生随意给病人开处方药,都将构成重罪。同时,每个药店都可从联网计算机上查到全美所有医生的登记资料。若遇到处方不确定是否为某个医生开出时,售货员需要致电医生,核实后才能卖出药品。为了确保处方签的真实性,医生除了签署姓名外,还必须在处方签左下角的“医生指纹区”按压指纹,进行验证,这样处方签才算正式生效。药房给药前必须先查对身份证信息,以及确认处方信息,然后进行登记。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严格处方药的管理;二是药店能够掌握顾客用药信息,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如发现不良反应,及早进行药品召回等;三是能培养固定客户群体。

  此外,美国政府还打造了公共售药平台,各网络药商经过后台审批在平台上售药;消费者下单后,直接到就近的实体店取药。这种线上线下的整合模式,有效解决了用药安全、运输环节、购药难等问题。

  据悉,11月23日,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召开一场“互联网药品经营及监管政策国际比较研究”会议,听取业界的意见。有参会人士透露,“从征求意见稿到政策落地估计还有一年时间,中间还会收集各省局的意见,预计最后政策出台与征求意见稿会有差距。”在受邀之列的独角兽工作室创始人刘谦之后撰文《医药电商生死劫》,指出如果政策终稿仍然选择了最保守的立场,医药电商也不是完全没有生路,例如可以向互联网医院转型、彻底融入线下医院的药品配送体系或者暂时放弃药品业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