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聚美优品撤回私有化要约,开盘当天股价涨13.01%


        聚美撤回私有化 要约价曾遭股东“炮轰”

       在经历了21个月折腾后,11月27日,聚美优品谋求私有化一事以要约撤销告终。此时聚美优品股价,和其宣布私有化时相比,已近“腰斩”。最新3.3美元股价已不及7美元要约价的一半。

       11月27日晚间,聚美优品发布消息称,公司董事会旗下的特别独立委员会今日收到来自公司CEO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以及股东红杉资本等买方联盟的信函,通知聚美优品,他们将立即撤回之前提交的私有化要约。

       在放弃私有化之后,聚美优品股价周一一度大涨35%,最终涨幅为13%,收于3.3美元。

       根据聚美优品发布的公告显示,撤回私有化要约,是基于聚美优品当前电商业务发展稳定、多元化转型取得初步成效等原因做出的战略性选择。在目前阶段,撤回私有化要约符合公司长远发展利益,有利于为投资人创造价值和回报。

       “这次撤回的关键还是定价,”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称,聚美此次撤回私有化要约的直接原因是价格过低,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而撤回则使得股价回弹。也有分析称,乐视风波之后,互联网公司在国内上市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是聚美优品撤回私有化要约的重要原因,同时,美国资本市场有所回暖,留在美股或许能迎来转机。

       博弈之局

       7美元私有化价格引发维权,被疑打压股价

       聚美优品在赴美上市22个月后于2016年2月17日晚间提出私有化要约。当时的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来自聚美优品CEO陈欧、红杉资本等递交的私有化申请,准备以每ADS(存托凭证)7美元的价格进行。聚美强调私有化有利于公司在转型期更灵活,能让公司更好地应对转型和竞争。

       但聚美“买方团”在2016年2月以远低于22美元发行价格的私有化举动,被外界质疑是“蓄意私有化”,并且有套现的嫌疑。

       “私有化要约价格较低,无法与中小股东达成一致”,独立IT分析师唐欣称,在聚美优品撤回私有化要约的背后,是聚美与股东之间的一场博弈。

       私有化要约发出后,有投资者联合起来在聚美优品上市地美国以及注册地进行诉讼。美股投资维权律师郝俊波称,由于聚美优品的注册地位于百慕大地区,因此在由于私有化引发的纠纷需以当地法律为依据,这导致国内投资者维权难度较高。

       此外,今年8月末,聚美股票持有人、美国恒润投资公司Heng Ren Investments公开了一封致聚美董事长陈欧、聚美联合创始人戴雨森、红杉资本创始人沈南鹏的信函,指责陈欧提出将聚美以每ADS 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的提议低估了聚美的价值,并表示陈欧在位期间的这18个月,一系列错误使得聚美股票下跌45.2%,市值损失3.97亿美元。

       公开信指出,应解散负责审核收购要约的特别委员会,这个收购要约价格过低,聚美股票价值至少是8美元以上。

       聚美宣布私有化之后之所以引来小股东不满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不少股民怀疑聚美大股东蓄意打压股价以降低私有化成本。

       聚美优品2015年第三季度净营收人民币19亿元,同比增99.9%,其中自营净收入同比增长122%,而净利润方面则净亏损为人民币8690万元,录得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在接下来的2015年12月底,聚美股价便开启了“暴跌”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聚美优品在暴跌开始前,股价位于9美元附近时,曾宣布推出股票回购计划。根据这项计划,聚美优品可在未来12个月的时间里,回购价值最高为1亿美元的公司股票,但这项计划并没有实施,直至宣布以7美元的超低价发出私有化要约。

       聚美宣布私有化的时间点让众多中小股东质疑聚美大股东有操纵股价的行为。

       对于撤回私有化要约的原因,郝俊波认为,聚美在股价持续下跌后,试图挽回在投资者心中的信誉。

       张驰表示,贸然发出私有化要约公告,反映了聚美对资本市场缺乏经验和相对强势的表现,此举对企业信誉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股价超跌。

       股价大跌之谜

       私有化致股价超跌,综合电商蚕食市场份额

       私有化撤回之后,当晚开盘后聚美优品股价大幅拉升,早盘大涨近35%,截至收盘时,聚美优品股价涨13.01%。而在去年2月,聚美优品董事长陈欧在位提出的每ADS 7美元的“私有化”提议,使得聚美股票持续了18个月的股价灾难,下跌了45.2%。

       聚美优品2014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股价高达28.28美元,并于同年8月18日攀升至历史高点39.45美元,总市值高达56.5亿美元。然而好景不长,此后聚美优品股价开始走下坡路,从近40美元的高点滑坡到了撤回前的2.92美元,相比上市时22美元的发行价,聚美优品股价三年跌去86.7%。目前其最新市值为4.81亿美元。

       除了私有化导致的与投资者的博弈,股价下跌背后还有多重因素。在综合电商逐渐崛起、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垂直电商的聚美主营业务承受压力。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天猫以57.7%的份额占比居于首位;京东和唯品会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聚美优品的市场份额仅为0.7%,排名第九。

       面对这一局面,聚美的业务方向也不断调整,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除了拓展业务发展跨境电商,聚美有多项跨界动作,如进军影视文化产业,推出自主研发的空气净化器,投资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等。另外,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下,聚美还推出了聚美优选项目,将业务拓展到了家居产品。不仅如此,聚美还在2015年领投了母婴家庭服务平台宝宝树。

       然而这一系列动作对聚美的业绩和股价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抬升作用。2016年2月之后,聚美的股价一直在7美元以下,并且不断走低。

       ■ 焦点

       多家公司放弃私有化 陌陌股价大涨

       聚美优品的私有化是2015-2016年中概股退市浪潮中的一部分,业内有声音认为,大量海外上市中概股的实际控制人,希望以大幅低于发行价的要约完成私有化,并进一步“回归”中国本土资本市场套利,因为中国资本市场能够给出较海外市场更高的估值。

       不过在私有化浪潮中,包括此次的聚美优品,之前的欢聚时代,人人网、陌陌均放弃了私有化。其中陌陌去年8月18日宣布放弃私有化后,股价连续上涨,不到一年,由约16美元最高上涨到了46.69美元,涨幅191.6%。

       同时,盛大游戏、学大教育、世纪佳缘等企业选择上调私有化价格。也有些已完成退市,如当当网、智联招聘等。而网络安全公司360及游戏公司巨人网络(40.820,0.76,1.90%)则已登陆中国本土资本市场。

       ■ 分析

       “互联网公司国内上市路不乐观”

       “经历过乐视风波之后,互联网公司国内上市之路更加不乐观。”唐欣称,国内上市环境的变化是聚美优品撤回私有化要约的重要原因,同时,美国资本市场有所回暖,留在美股或许能使其股价有所转机。

       聚美优品表示,撤回私有化要约后,聚美优品将按照上市公司要求,按时发布财务报表,更加密切地域国内外投资者沟通交流,专注于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对于此前外界关注的聚美财务信息披露问题,11月28日聚美方面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聚美优品于2017年5月1日发布了2016年年度财务报表。2017年上半年的财务报表预计将于2017年12月发布。以后,聚美优品将遵照SEC的规定,按时发布相关财务报表,密切与投资者沟通。”

       对于新京报记者关于聚美未来是否将有回归国内上市计划的提问,聚美方面并未正面回应,称“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向好及多元化转型取得进展,我们相信资本市场会给聚美优品以积极客观的反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9月28日,国家数据局举办第三场“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栾婕在会上系统介绍了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的进展与成效,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她强调,国家数据局将继续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通过印发数据要素场景指引、深化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实数融合),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其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数据要素为引

2025年09月30日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2025年9月16日,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最新批准发布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界定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简称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的术语和定义。

2025年09月17日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