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华为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城市专馆

        11月16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幕。华为以“新ICT,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为主题亮相智慧城市专馆。本次华为展台按照“虚拟智慧城市”进行内容设计,参观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人脸识别获得“城市虚拟卡”,并以此为身份标识体验华为与生态圈合作伙伴联合搭建的“虚拟智慧城市”。

        华为EBG中国区智慧城市业务部总裁张延德表示:“智慧城市一方面是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城市发展愿景,另一方面也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城市向高端发展的精准切入点,对城市管理效率增强、百姓幸福感提升以及经济结构优化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也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历程。华为在智慧城市的战略是 ‘平台+生态,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此次展台,正是华为与生态圈的10多位合作伙伴联合协作展示了包括智慧水务、智慧路灯、智慧园区、智慧旅游、平安城市、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场景。”

        目前,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已帮助全球40多个国家建设了120多个智慧城市。在中国,截至2016年底,华为参与了42个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与62个城市签署了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

        新ICT,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

        华为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提升城市全联接能力,实现万物感知、万物联接和万物智能。

        智慧城市神经系统,不仅包含城市大脑,还需要从大脑到末梢的神经网络。从前端感知、信息传送、大脑分析决策、再到反馈指令、完成行动,需要一个完整的神经网络来实现闭环。华为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打造智慧城市的神经系统,并通过平台开放能力,聚合合作伙伴共同提供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

        城市运营中心:洞悉城市“运行指标”

        城市运营中心(IOC)通过对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整合和业务的融合实现对城市全面感知、信息的交叉互联、问题的及时响应、跨部门的高效协同以及对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科学决策,为城市管理者打造基于城市数据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

        展台现场的IOC大屏呈现了包括城市日常状况下的总体态势与预警预测,应急状态下的联动指挥、以及大数据决策支持等部分,从而让城市管理者一目了然洞悉城市的“运行指标”,并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智慧路灯:一个不像路灯的“路灯”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路灯是建设城市物联网的合适载体,在智慧路灯展岛,观众纷纷感叹见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路灯。

        以路灯杆为基础载体,结合互联网、物联网、WIFI、传感器、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等技术,智慧路灯对智慧城市各领域应用系统提供了环境支撑及运营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照明、公共WIFI、智能充电桩、安全监控、交通流量管理、智能公交站台、交通诱导、停车诱导、路边停车、太阳能、微基站(4G/5G,补盲)、公租自行车、智能垃圾箱、环境监测、紧急报警、音视频信息发布、综合运营维护、大数据决策支持、物联网传输等管理和服务系统,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应用子系统进行组合应用。

        平安城市:让平安可以预见

        华为与客户一起围绕警务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敏锐、多维的数据采集实现全面感知,依托多样、极速的接入传输方式实现数据的无损传导,强化“一云、一池、一平台”建设,实现软件与硬件解耦、数据与业务解耦、应用与功能解耦。并与生态伙伴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让平安可以预见。

        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华为闪耀第十九届高交会

        智慧政务:为百姓提供便利 为政府增强管理

        在智慧政务展台,观众能够体验到数据治理、数据呈现、互联网+政务服务三部分业务内容。

        数据治理:采用政务逻辑数据模型(GLDM),建设城市数据资源库,针对民生、产业、政府的“痛点”和“难点”,在“数聚善政”、“数聚惠民”、“数聚兴业”三大方面,发挥大数据的威力。数据呈现:采用政务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城市经济运行的专题分析,展现城市产业全景图。互联网+政务服务:采用科大讯飞领先的AIUI双全工模式,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与机器人互动,完成行政审批业务办理服务。

        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华为闪耀第十九届高交会

        能力墙:诠释华为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的实力

        本次展台,还精心设计了华为能力墙,全面展现了华为在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的技术实力与“江湖地位”。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华为均已实现全球领先。因此华为有实力、也有能力为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全球领先的“神经系统”。

        除了上述的精彩呈现外,您还将在华为展台上体验到让水“智慧流动”起来的智慧水务,让车更懂你的车联网,牵引智慧城市“神经系统”的IoT联接管理平台,实现园区智慧运营的智慧园区,让出行便捷、管理高效、体验舒适的智慧旅游,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智慧教育,以及实现分级诊疗的智慧医疗等创新智慧应用。

        11月16-21日,高交会6号馆华为智慧城市展台(6B01),邀您全面感受“智慧城市”的魅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2025年9月16日,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最新批准发布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界定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简称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的术语和定义。

2025年09月17日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