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双十一”硝烟弥漫 百度成最大赢家

  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在上周末落下了帷幕。其中,阿里天猫双十一当天的交易额也再次创造了新的记录:1682亿元,同比增长39%,占全网比例为66.23%,京东为1271亿元,同比增长35.4%,占比21.41%。“猫狗大战”依然是绝对主角。而单就数字而言,天猫创纪录的1682亿元,超过了冰岛或喀麦隆的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影响力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一年一度有数亿人次参与的消费购物狂欢节背后,一场线上广告营销的盛宴也在同步进行。长期关注数字营销行业的研究员马文颖表示,2017年双十一以阿里、京东、苏宁等为主的电商平台在各媒体平台狂砸广告费超过10亿元。此外欧莱雅、Apple、OPPO、华为、小米等品牌厂商也频频砸下大手笔,共同打造了一场广告狂欢节。

  这其中,BAT中看起来和电商距离最远的百度,由于拥有全网最强流量渠道,尤其是依靠精准移动搜索和信息流广告的狂飙式增长,同比增长近120%,获得的广告份额接近全行业50%,成为此轮盛宴的最大赢家。



  猫狗大战背后,广告平台“马太效应”日益显现

  2017年双十一的一大现象是,伴随电商平台间近乎白刃战的激烈竞争,对于广告平台的疯狂争夺和大手笔投入,正日益引发后者出现“马太效应”:类似百度等强势流量平台,正越来越多地吸引广告资源。

  今年双十一,受阿里京东两大超级巨头及诸如苏宁、国美、唯品会、严选等数十个电商巨头共同血拼影响,各大平台火爆PK媒体广告资源,造就各家营销平台的收入再创新高。尤其,伴随“新零售”、“无界零售”等线上线下概念的提出,双11已经成为立体化的全国营销资源总动员。

  每年双十一,阿里对外花出去的广告费都是天价。2017年双十一阿里对外投出的广告营销费用高达数亿,其中一半以上“内部投放”给其控股的微博和优酷网,另外大部分则主要集中在百度,形式包含了效果广告(百度搜索广告、百度信息流广告)、展示广告(手机百度开屏、百度搜索品牌专区、百度聚屏等)等多种形式。

  相比之下,京东作为纯粹的B2C模式减少了商家间流量资源的内耗,但大盘更需要外部引流,今年双十一的营销预算同样激增。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京东在百度上的广告投放也不甘示弱,与阿里天猫形成掎角之势。

  马文颖表示:“初步估算,仅天猫和京东两家平台在双十一期间的广告费用就超过10亿,几乎占据同期线上广告份额的7成以上,其他玩家如唯品会、苏宁、当当等的投放都大规模减少,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电商平台的竞争已经越发集中化,彻底形成两家独大之势。”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双11之前京东通过“京度计划”完成和百度的数据对接,对其此次巨额广告投放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效果。换个角度来看,无论是“猫狗大战”中高管赤裸裸的互怼,还是各家电商平台传来的销售额捷报,都可以从背后的营销一场全行业营销大战看出端倪。

  流量战争:华丽升级的百度打出漂亮一战

  在对比2017年双十一与2016年双十一期间广告预算支出后,马文颖也指出,淘宝、京东、苏宁、唯品会、国美等主流电商平台依然保持强大竞争力,而当当网、一号店、亚马逊等平台开始降低双十一广告支出。另一方面,独立品牌方面,欧莱雅、APPLE、OPPO、华为等品牌也都跻身预算大户。

  而在广告平台选择上,传统互联网流量霸主百度依然是各家平台的首选。数据显示,阿里、京东都选择了把最大的广告订单给百度,而且不仅是百度传统优势的效果广告,今年在展示广告方面的预算也空前激增,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无论是阿里、京东,还是Apple、OPPO,都是这个市场上最聪明的广告主了,从他们的选择,也可以看出市场的新动向”,长期关注在线广告市场的业内人士王峰称,“随着信息流发力,百度不仅稳固了效果广告的霸主地位,在展示广告方面也表现出强劲实力,综合来看,百度仍然是这些‘最聪明的广告主’的第一选择。”

  可以看出,在线上广告领域,品牌广告主们对传统的门户、渠道展示需求再下降,同时对新兴渠道、品牌展现角度的诉求开始提升。同时,伴随着信息流广告、意图营销等产品和技术创新,百度“搜+推”模式带动之下的信息流平台广告价值已经受到业界最顶端玩家的认可。

  王峰认为:“除了传统的效果广告优势不可撼动,百度通过全网最全的用户搜索标签和行为特征,通过AI技术精准的给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使原生内容和用户兴趣的更好结合,给用户带来的是愉悦的阅读体验;对于商家而言,信息流广告分发效率比新媒体软文更高,但又比展示广告更能传递品牌信息,这是百度仍然占据霸主地位的最大优势。”

  从目前中国电商整体环境看,一边是众多卖家和平台营销成本飙升、苦觅出路,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电商流量获取渠道的增量匮乏,推高行业盈利门槛。“随着京东、天猫以及苹果、OPPO等厂商在最关键的战役做出‘聪明的选择’,广告主们也需要更新思维,无论是效果广告还是展示广告,或许都应该更重视百度了。”

  “随着百度AI的进化和更加高效的投放,百度成为双11最大赢家并不只是今年,还将是未来数年的常态。”马文颖表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