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大数据看用车供需 看社会变迁
滴滴的出行数据量有多大?央视报道,滴滴拥有超过4.5亿用户,在中国400多个城市开展服务,每天的订单量高达2500万,相当于全球其他市场,包括美国加到一起,所有移动出行市场总量的2倍,每天要处理数据4500TB,相当于450多万部蓝光电影。
而在北京,工作日早高峰一分钟内有超过1600人使用滴滴叫车,所有的供需一目了然。
这么大的数据处理量难道只是为了统计出全国有多少人在打车吗?这些数据反映背后的现象意义非凡。
王占伟是滴滴媒体研究院的首席数据分析师,已经从事大数据行业十年。他表示,透过滴滴大数据可以了解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从业者的工作情况。比如工作日中关村软件园的夜间出行订单比较多,尤其是晚上9点之后的订单,可以推断,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员加班稍微多一些。
另外,王占伟表示,透过这些出行大数据,还可以看到不同城市的教育、医疗资源的分布,长期的观察就能发现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的发展、变迁情况,非常有研究价值。
滴滴大数据匹配司乘需求 便利出行
央视报道称,滴滴大数据的应用不只在观察城市发展变迁这种宏观层面,最为实际的是匹配司乘信息、提高车主、司机收入。
崔楠是一个80后上班族,从家到单位需要四十分钟车程,因为上班时间比较自由,买车之后就做了顺风车主,上下班和周末都会选择捎上一些顺路的乘客。
崔楠说,自己一个人开车上下班也挺费油的,拉个人可以省点油钱,同时,一个人在车里也很无聊,还容易犯困,拉个乘客一起聊聊天,非常舒服。而乘客小刘也非常喜欢这种出行方式,“一趟下来能节省60%-70%的车费”。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发展动向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今时今日,顺风车这个词已经不算新鲜了,甚至是很多人出门的首选。其实,在1998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顺风车出行,但是那个时候的顺风车并没有发展起来,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因为没有数据的支撑,司机与乘客之间无法匹配,有了滴滴大数据支撑,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专车司机利用滴滴大数据热力图提升收入
匹配司乘信息,节省乘客车费,司机的收入能否保障呢?央视报道称,作为专职司机,这些年收入的增长,也都是大数据在帮忙。
滴滴专车司机张来福表示,在自己的手机上可以看到滴滴后台上的热力图,平时订单量不多的时候,他就可以去热力图上人比较多的地方,很快就能够接到单。
张来福说,热力图是滴滴基于大数据专门为平台上的司机研发的,通过热力图可以明确看到城市的哪些区域用车需求高,他们去到这个区域,既能解决城市区域用车需求,也能提高自己的做单收入。老张以前对互联网几乎没什么接触,现在有了大数据的支撑,一天轻轻松松就能赚到八九百块钱。以前,每次出车前,妻子都会叮嘱老张,开车在路上要注意安全,钱赚的少没关系,一定平安到家。
现在,老张的妻子已经很少担心老张的安全驾驶问题了,而法宝就是滴滴公司基于大数据所建立的安全驾驶系统。
滴滴大数据保障司乘安全 构建未来智慧交通
滴滴出行CTO张博表示,滴滴现在研发的“滴滴护航”系统,可以根据手机的定位和陀螺仪知道这个司机的驾驶行为,他是不是有急加速、急减速或者急转弯。滴滴通过这些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判断这个司机的驾驶行为和习惯,通过前沿技术去做司乘安全的监控,这一切都是基于大数据。
央视报道称,未来的出行将更加智能,未来城市的交通建设也将趋于“智慧”,在这方面,滴滴基于大数据的应用已经走在了前列:2015年滴滴研究院在北京创立,2017年3月,滴滴美国研究院在硅谷成立。滴滴美研院近百人的团队聚集了包括北美、欧洲等全球顶级的科学家,在大数据安全和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在国内济南、贵阳、深圳等20多个城市,基于滴滴大数据的智慧信号灯、智慧诱导屏、潮汐车道等都已落地,通过滴滴大数据优化的城市主干道早晚高峰期的交通延误时间平均下降了10%-20%。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