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手游经济创造业绩神话 但不能透支未来

  宏观经济中的“绿色”GDP概念,是将总收入扣除因破坏环境而形成的成本。旨在提示人们,任何形式的经济发展,都不能以牺牲未来为代价。近年国内游戏产业,尤其是移动游戏产业增长迅猛,中国手游收入跃居世界首位,但游戏所引发的问题不断涌现。任由市场自由发展,忽视市场秩序,忽视用户体验,忽视社会责任是不可取的。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隐藏其中的社会成本或将危害社会的未来。在这一时间节点上,鼓励企业自制,推行防沉迷系统必不可少,但更不能缺位的是外部监管,既保护产业健康发展,又不伤害孩子的未来。

  曾几何时,是否玩同一款手游,成为社交新方式。在同一办公室、大学同一宿舍内,如果不玩同一款手游,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一些中小学,甚至是一些重点学校或小学低年级班级中,如果不打某某“农药”,与同学们便没有共同语言。

  《2016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去年网游用户数量达到5.66亿人,同比增长5.9%。移动游戏在其中占据了重要一环。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几位沉溺手游的资深玩家。本该学习用功、拼搏奋斗的时间被手游抢走了。

  随着手游产业走热,国产游戏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并得到风靡。对游戏的监管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游戏的分级制度没能减缓游戏向低龄用户蔓延,一些游戏的实名认证制度也被各路高手不断破解,没能发挥应有作用。是制度制定赶不上用户技能更新,还是高利润面前企业充耳不闻?甚嚣尘上的“农药”们,无论如何也不该以透支“祖国的未来”作代价。

  “农药”之毒深入骨髓


  据武汉科技大学一个学习小组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82人中,男生玩网游的比例占71%,女生占47%。同学聚会,网游成为交流的主要话题。另有调查显示: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中小学生每日沉迷游戏的不在少数,每日上线长达3-5个小时是普遍现象。

  鉴于现状,业内早就提出使用防沉迷系统,以限制未成年人登录时长的方式,防止低龄用户沉迷。但在实践中,未成年人使用他人身份信息登陆,依然可以“畅游”其中,几乎无法分辨。今年3月,武汉市一则新闻显示:一位市民发现,自己和丈夫辛苦工作6年多存下的12万元存款,近一半不见踪影,后来发现是10岁的儿子用来充值网游。邹女士说,孩子是用他爸爸的身份证号注册的账号,网游后台没有去核查申请人和玩家是否为同一人,实名制根本落不到实处。

  曾有游戏设计师透露游戏开发的“潜规则”,企业内部对游戏设计的考评,是以每日活跃玩家数量为标准,为达到目的,游戏会每天推出不同活动,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提升产品活跃度。

  此外,将网络社交与游戏结合,营造强烈的代入感,也是手游营销的秘籍。有玩家坦言:玩某款手游的目的是为了“找朋友”。这些手游自带社交属性,游戏设置如同微信一般,其中一项功能是查找“附近的人”,点开可查找附近打开定位的玩家。

  结合了时长刺激作用与社交功能,一些手游用户量得以快速提升,并化身为维持社交的重要“通道”。在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中,这些手游话题,甚至成为陌生人之间打破隔阂的第一句“问候”。另有一些玩家本没有主动接触手游的意愿,而被身边亲友带入。“身边很多人都在玩,自己不玩就没有话题可谈,融不到圈子里去”。

  手游经济创造业绩神话

  一面是沉迷游戏的无奈叹息,一面又是手游产业不断兴起。其中的关联或许并非偶然。据统计,2016年开始,国产游戏出口规模首次反超进口。2017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997.8亿元,其中手游行业收入高达562亿元,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高达265.20亿元,同比大涨57.7%,手游成为游戏出海的主力军。

  业内,腾讯、网易是手游产业两大巨头,由腾讯、网易发行或代理的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占行业比重接近70%。腾讯《王者荣耀》、网易《阴阳师》等移动游戏产品,成为全民热议话题。这些“引人入胜”的产品,使中国移动游戏在整体网游中占比首次超过PC客户端游戏。移动游戏的崛起壮大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并将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手游产业专项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与此同时,以三七互娱为代表的行业黑马,也在巨头夹缝中蓬勃成长。三七互娱的2017年中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利润同比增长69%;其手游业务单项同比增长达196%;净利润同比增长506%。而它仅仅是手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冰山一角。

  从2016年到2017年,手游市场飞速发展。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约1023亿元,同步增长81.9%。2017年增速有所下滑,但用户对于付费的意愿和付费额度还存在不小上升空间,这使得手游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追求产品创新,并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吸引用户付费游戏。业内预计,未来3-5年,移动游戏会进入一个平稳上升的发展期。

  防沉迷系统真能防沉迷吗

  7月4日,腾讯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系统”,希望以“限制未成年人登录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等方式,限制部分玩家、特别是未成年人对手游《王者荣耀》的沉迷,此举也引发了舆论热议。

  根据防沉迷系统规定,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没有完成腾讯平台实名注册流程的账号,将无法进入王者荣耀进行游戏。数据显示,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目前拥有2亿注册用户,其中有3.5%,约700万用户年龄低于14岁,24岁以下用户超过52%。他们会成为防沉迷系统的主要对象。

  防沉迷系统推行当日,腾讯控股股价大幅跳水,一度跌近5%,市值蒸发超1300亿港元。可见,如果推行严格的认证与监管制度,对手游企业的发展影响不可小觑。

  其实,早在2007年, 我国即已在全国尝试推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按要求,未成年人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后,玩家在游戏中的收益将受影响,以此迫使未成年人下线休息、学习。但在这个系统下,未成年人依旧可以虚报信息躲过监督。2010年8月,《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其中规定,“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2017年年初,《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也对未成年人接触游戏的时长与时段提出了要求。

  但是在玩家看来,现行多数游戏的防沉迷系统,基本都不会对他们形成阻碍:“老把戏了,实名认证没什么作用,在网上搜索‘身份证大全’,找个成年人的身份证认证就好了。”

  在电商网站上尝试以“某某游戏”+“解除防沉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不难发现大量破解攻略。在电商平台上,破解游戏的限制,并不成问题。

  在技术发达的当下,对特定年龄用户,限制使用强度,或许并不困难,也不乏国际先例。但是,把制定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权力交给游戏经营单位,而非专门的第三方机构,或许并不明智。游戏经营者的利润,来源于用户数量与消费行为,限制产品使用的行为,与其根本利益相左。

  在移动游戏高速发展,中国也已成为最大市场的时代,亟须监管部门推出强力措施,分级监管、促进规范经营。同时,监管部门对游戏进行专业分级,确定事宜人群,客观上促使经营者严格按规定经营,避免游戏对未成年人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如果任由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是以“祖国的未来”作代价,透支掉的是未来的希望。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