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际化布局”已成移动支付巨头下一个“小目标”

  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普及,移动支付以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在全国乃至全球推广。支付宝方面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在境外用支付宝付款的人次同比激增七倍多,人均消费金额达1480元。同时,约有370万用户在境外使用支付宝查找当地的吃喝玩乐信息和优惠。国人跨境出游和“买买买”的热情已成为国内支付机构加码海外布局的动力。

  出境游助推“出海潮”

  据记者了解,为了吸引中国游客,今年境外有10万商家推出“支付宝价”,为中国游客提供“超国民待遇”的专属折扣。在德国,一家名为Apollo的免税店为迎合中国游客,国庆前一边开通了支付宝,一边还组织员工学习了中文。

  资料显示,支付宝已在欧美、东亚、东南亚33个国家和地区接入线下商户门店。微信支付也已登陆超13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超13万境外商户,支持12种以上的外币结算。

  移动支付机构加速布局海外,除了看好移动支付的未来外,另一原因则是国人境外购买力的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与此同时,习惯了移动支付的国人,面对换汇等支付环节,仍难实现畅快地“买买买”,而移动支付的“出海”则恰逢其时。

  蚂蚁金服国际事业群杨昕韵表示,随着中国支付市场的成熟,国内支付机构出征海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有望成为新的“中国名片”。

  支付巨头的国际化算盘

  事实上,除支付宝、微信支付外,包括百度钱包、京东金融也已纷纷开启国际化布局。

  百度钱包与国际支付公司PayPal达成战略合作。未来,百度钱包用户可对PayPal国际商户进行线上购物和付款,线下则在泰国四个主要旅游城市的多家商家实现扫码境外支付。

  京东金融9月与泰国最大零售商尚泰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推进以支付为核心的消费体验。

  京东金融海外事业部总经理许凌介绍,京东金融将通过建立海外分公司、合资公司等方式“走出去”,积极孵化海外创新型业务。而支付业务也只是初期业务,在获取相关牌照资质后,合资公司将提供电子钱包、消费金融等产品和服务。未来,合资公司还将陆续展开供应链金融、保险理财等服务。

  作为第一个获得跨境在线支付牌照的支付平台,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早在2007年就已开始布局海外。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支付宝的海外拓展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复制支付技术。2015年2月,蚂蚁金服与印度当地电子钱包Paytm展开战略合作,打造了印度版“支付宝”。支付宝对Paytm进行技术输出,直接带去了自行研发的安全风控技术、防欺诈技术、反洗钱技术等。截至今年上半年,Paytm用户数超2.2亿,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电子钱包。另一种则是 “出海”模式,即寻找当地电子钱包作为合作伙伴,打通二维码渠道。以芬兰为例,目前支付宝在芬兰的合作伙伴为当地最大的电子钱包ePassi。ePassi服务本地个人用户约70万,占该国总人口的近14%。目前ePassi已为支付宝在芬兰接入商户超500家,业态包括商超、餐馆、出租车等,其中市中心的主要街道大部分商户均已接入支付宝。芬兰航空还在所有往返中国内地及香港的航线上推出了空中购物支付宝结账服务。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尽管国内支付机构拥有领先的技术和运营方式,但面对国外法律法规、支付习惯、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仅凭国内经验复制去拓展海外市场还是不够的。

  不容忽视的发展潜力

  “瞭望智库”10月1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为1511.4亿元人民币,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业务达到257.1亿笔,交易规模达157万亿元人民币,是美国的50倍。截至2017年6月,中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5.11亿,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达69.4%。上述数字还在继续快速增长。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创新发展战略不仅为国人带来便利,也在通过技术输出和经验共享,使世界人民受益。在高端制造、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中国正在从“跟随者”变成“引领者”。

  海外移动支付方面,Visa2016年的数字研究报告显示,欧洲移动支付主要集中于线上支付,对于各种线下支付场景的支持力度不够。消费品市场研究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在欧洲只有3%的店内付款由手机完成。以Paypal为例,其可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支持17种货币交易,全球超过1.53亿用户。但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即主要用于线上支付,线下支持的商户十分有限。

  “从国外移动支付整体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移动支付发展很快,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移动支付则相对落后。”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分析称,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些发达国家,信用卡支付已成为习惯,消费者向移动支付转移的过程还没有完成。而商家对使用移动支付的积极性也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总体而言,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近年来全球移动支付市场增速可期。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4500亿美元,2016年则超6000亿美元,预计今年可能接近万亿美元,可以说,移动支付目前仍处蓝海,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