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互联网行业合并事件频发 ofo 摩拜会踏上这条路吗?



  过去两年,互联网行业发生了多起重磅合并事件。如58赶集、点评美团、携程去哪儿、滴滴优步的合并。

  在共享单车的“风口”里,ofo与摩拜的“最后结局”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

  共享单车大战打到现在,双方跑马圈地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早在去年9月,作为ofo早期的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就曾预估 “共享单车将在90天内结束战争”。

  一年过后,从烧钱打到补贴,战争不仅没有结束,双方还在今年大肆推进单车出海战略。



  9月22日,据路透社报道,在ofo的莫斯科展会上,联合创始人杨品杰向媒体透露,ofo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融资谈判,规模可能会超过10亿美元。而就在3个月前,摩拜刚刚宣布完成6亿美元的E轮融资,ofo也紧接着公布了E轮融资获得7亿美元的消息。

  双方烧的钱越来越多,烧钱速度越来越快。

  一方面是资本的狂热,另一方面是监管部门愈发严苛的政策出台。即使共享单车已实现“清场”,进入到下半场,但形势依然严峻:ofo与摩拜的增长率均一路下滑。据艾瑞数据的监测,截止到2017年8月,ofo的环比增幅为3.6%,而摩拜为1.4%,较之前均有下降。

  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胡炜炜和戴维两人的合影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也一度引发了关于“ofo与摩拜是否要合并”的猜测,尽管该消息随即遭到了双方的否认。

  6月份,朱啸虎和马化腾还在微信朋友圈为“ofo与摩拜谁是老大”的问题争论不休。3个月后,在9月23日的“第三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朱啸虎提出“摩拜和ofo合并才有可能盈利”。

  根据他的说法,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大局已定,两家公司虽然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但依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运营,想要盈利的话,两家合并才有可能。

  从否定、议论到谈论合并,双方目前的关系让人捉摸不定。

  而目前,关于两家是否会合并的讨论也越来越多。试想,ofo和摩拜会不会步58赶集、美团点评等的后尘,最终化敌为友呢?

  正方:合并皆大欢喜

  论据1:过往类似案例都以合并告终。

  从跑马圈地到资本补贴,在ofo和摩拜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当年专车大战的翻版。

  根据互联网公司的发展逻辑,先是竞争双方在资本的推动下抢占市场,之后打得难分胜负,最后经历谈判,走向合并。

  论据2:出于对最终盈利的考虑。

  共享单车赛道的小玩家已相继退出,政府的监管政策已经出台。最终,盈利将成为两家最核心的问题。

  高额成本,高额维修费用,是两家公司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近一年时间里,因双方不断扩张和大小玩家相继入场,ofo与摩拜的竞争从免费骑车、免押金、红包大战到推新车,再到纷纷砸钱出海。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也削弱了两家公司的议价能力,这成为双方最大的盈利障碍。

  一年时间内,朱啸虎的态度从“90天结束战斗”到“不排除合并”再到最终改口“合并才有出路”, 显示了投资方对项目盈利的期待。

  论据3:双方优势互补。

  共享单车的本质是为用户提供骑行服务,对使用者而言,单车是黄色还是橙色不重要,影响他们选择的核心因素有两点:是否好骑,周围是否有车。

  产品体验和车辆投放密度一直是摩拜和ofo的优势差异点。今年6月ofo完成新一轮融资后,戴威曾说,年底要把单车的投放量提升到2000万辆。但摩拜关注的则是如何在车的设计上推陈出新,提升车辆的运营效率。

  之前有人测算,ofo的造车成本在200元左右,而摩拜单车的造价超千元。“不生产自行车,只连接自行车”的ofo采用平台模式,联合飞鸽、凤凰、永久等专业供应链企业,采购生产。而摩拜的重资产模式,一开始的定位就在于“智能单车”。

  不同的定位,致使双方的优劣势都很突出。

  从趋势来看,摩拜与ofo的发展模式有着互相融合的趋势,未来必定会在重与轻之间找到平衡点。

  不管是从规模、产品体验或控制成本上来讲,合并能将竞争优势最大化。

  结论:对ofo与摩拜而言,持续的烧钱大战在不断加重投资者的负担,趋紧的政策减少了更多的可能性,能够抢夺的市场越来越有限,盈利依然显得遥不可及。

  而合并这一选择,双方能各取所长,离盈利更近。

  反方:思路不同,难以合并

  论据1:双方发展侧重点不同,难以合二为一。


  作为摩拜的投资人,熊猫资本毛圣博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摩拜与ofo分别属于产品型公司和运营型公司。即使合并了也不能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所以没有合并需求。

  而此前胡炜炜否认合并的原因是,共享单车连接的是人与车,非常考验投放密度、运营效率,双方在运营效率和生命周期方面都不同步,合并不能提高效率,因此是无意义的。她还将两家公司比作iOS和Android,以说明没有合并可能。

  从商业定位的角度来看,有人曾将ofo比做快车,将摩拜比作专车。ofo的目的是占据更多市场,而摩拜是做产品。ofo的逻辑是保证低成本、大规模的投放。ofo前期没有智能锁,也没有GPS定位,而智能锁却一直是摩拜单车的核心。

  论据2:马云“不会让这种错误再次发生”。

  从双方的投资名单来看,摩拜身后是腾讯,ofo背后站着蚂蚁金服。据王兴转述,马云认为滴滴与快的的合并对阿里来说是个失败的案例,他“不会让这种错误再次发生”。

  毛圣博此前接受采访称,在他的猜想中,双方未来的结局更有可能是滴滴与摩拜PK。

  结论:目前来看,双方均未达到高度的同质化竞争阶段,同领域也没有其它竞争对手步步逼抢。双方合并意愿并不强烈。

  你认为,ofo和摩拜最终会不会合并为一家公司?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5月30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算力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协同,助力数字经济增长。

2025年06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