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AR上演平台争夺战 苹果暂时占优

  继苹果发布面向iOS的增强现实平台ARKit,谷歌也于近期公布了面向安卓的增强现实平台ARCore,预览版已兼容Pixel、三星Galaxy S8等安卓终端。苹果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称ARKit会是全球最大AR平台,谷歌方面则称ARCore正式版将在年底之前覆盖一亿台设备,双方的AR之争拉开序幕。

  赛迪顾问预测,2020年中国虚拟现实(VR/AR)市场规模将达到918.2亿元。IDC预测,2021年虚拟现实(VR/AR)的全球消费规模将从今年的114美元增长到2150亿美元。IDC同时称,搭载ARKit的iPhone8发售之后,虚拟现实消费规模在9~12月的增长率将远超均值,AR市场潜力巨大。

  技术:ARKit体验好

  ARCore更有想象空间


  要提升终端覆盖率和用户转化率,AR开发工具的易用性、对开发者的吸引力至关重要。从功能来看,ARCore具有环境检测、运动追踪、光学估算三个基本项。环境检测支持平面查找和表面特征探测;运动追踪支持对虚拟对象的放置和移动,围绕对象移动手机也能与其相对静止,不会模糊或偏移;光学估算则将现实世界的照明叠加到虚拟画面,让虚拟对象的阴影与现实世界匹配,并实现对象对现实世界的光线感知,ARCore demo中的3D狮子就在工作人员关灯时做出了受惊的反应。

  美国Frame Interactive虚拟现实总工程师Damon Pidhajecky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他最看好的ARCore功能是环境检测。“如果将虚拟物体放置在(手机摄像头所抓取画面)定位点,再拿着手机在室内移动,物体依旧在我定位的位置,只要手机镜头再次扫向定位点就能看到它。”Pidhajecky说。

  ARKit则依托苹果硬件,利用iPhone、iPad的相机、动作传感器、陀螺仪实现平面界定、场景追踪和光学估算;苹果A9、A10处理器优化了场景识别功能,其CPU、GPU亦为ARKit在Metal(苹果图形渲染技术)、3D引擎SceneKit和第三方工具Unity、Unreal发挥最大效能提供支持。

  综合来看,苹果、谷歌“英雄所见略同”,平台功能大同小异。天猫互动技术专家蒋佳忆认为,ARKit测试版发布三个月以来应用层出不穷,如果谷歌要无缝对接iOS的AR应用,ARCore势必会与ARKit功能相同或类似以减少AR应用的迁移成本。

  虽然功能相近,两个平台的技术体验却有所不同。AR引擎Unity的技术人员Dan Miller近日发布用ARKit、ARCore制作同一demo的对比视频。在Unity开发环境中,ARKit为虚拟物体匹配的阴影边界清晰,ARCore的阴影则轮廓模糊;ARKit将环境光参数转化为Unity的光线参数以调节照明,ARCore用自身的着色器控制照明;ARKit用透明色块标注平面,ARCore则用网格标注。

  “ARKit与Unity的SDK工具、功能集的协同性更好,ARCore在功能集的表现与ARKit差不多,但ARKit有更丰富的示例场景和示例代码。”Dan Miller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在FusedVR的对比实验中,ARCore初始化更快;但大幅旋转手机时,ARCore创建的虚拟对象会稍微偏离原本的位置,待设备稳定后才回到原位,ARKit没有出现这个问题,且ARKit特征点(能够表示图像中目标物体的点)也比ARCore密集,细节体验更佳。

  酷开VR/AR事业部总经理李晶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酷开第一时间注意到ARKit和ARCore,并做了一些内部使用的小应用。

  “ARKit与ARCore把图形识别技术和增强信息的叠加技术从不易开发、硬件要求高、SDK不成熟的阶段,拉到了一个消费级别的产品,让AR技术可以在几亿终端使用,必然会加速基础技术研发和内容生产的进度,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李晶说。

  同时,她指出,两个平台还处在发展初期,从成熟度、可用性角度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需要演进和迭代的过程,这就像小鸟生下来和长满羽毛飞起来是两个不同的节点一样。”李晶说。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增强现实(AR) 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评估报告

  在开发环境和第三方工具方面,苹果支持XCode,谷歌支持Android Studio、Ar.js,双方都支持Unity和Unreal。谷歌另外推出了两个针对AR的测试版谷歌浏览器,一个用于安卓系统以支持ARCore,一个用于iOS系统以支持ARKit。Ar.js开发者Jerome Etienne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谷歌的网页AR原型是最令他兴奋的功能,他相信网页版AR应用将在移动终端普及。蒋佳忆认为,目前ARKit的技术体验更好,但ARCore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生态:苹果暂时占优

  谷歌起步较早


  据Gartner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苹果iOS设备出货量为5199.25万台,市场占有率为13.7%,Android为3.271亿台,市场占有率86.1%。

  乍看之下,植根Android Nougat系统的ARCore似乎更具潜力,但ARKit支持处理器为 A9 及以上的 iPhone 或 iPad 设备,也就是2015年9月发售的iPhone 6S及之后的机型与iPad Pro、iPad2017。根据Statista的数据计算可知,iPhone从2015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全球销量为4.3亿台。再加上即将发售的iphone8和两个iPad系列,苹果支持ARKit的存量设备将远高于安卓的1亿台目标。

  在对存量设备的可控性、对增量设备的自主性上,立足自家品牌的苹果也好于跨品牌的谷歌。苹果可以控制iOS的软硬件,谷歌则面临不同品牌生产的数百种机型和版本众多的安卓系统,不同机型的AR体验难以一致。

  “安卓的市场份额有明显优势,谷歌会让ARCore适应更多安卓机型。但苹果iOS有两点优势,一是iOS是最能保障开发者收益的平台,对开发者有着天然吸引力;二是iOS一致性强,如果做出适应AR的修改,用户群可以统一、迅速升级到最新版本,安卓繁杂的软硬件版本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调研机构Gartner研究副总裁Brain Blau在接受《中国电子报》专访时说。

  AR布局方面,苹果、谷歌保持了自身的作风。行事谨慎的苹果用七年时间收购了拥有171项AR专利的Metaio、动作捕捉公司Faceshift、曾与Google Tango合作开发移动设备AR的Flyby Media、面部识别公司Realface等VR/AR团队,ARKit是厚积薄发的产物。

  开放的Google则在AR开发上起步更早,研发了Google Glass、Cardboard、Google Jump等一系列虚拟现实设备,DayDream、Tango两个虚拟现实平台,并为旗下视频网站Youtube开发了360度全景播放平台,谷歌在AR平台化已有多年实践。Tango能在装备3D传感器、运动追踪摄像头、气压计、陀螺仪的手机实现三维运动追踪、区域学习、深度感知。谷歌副总裁Clay Bavor称ARCore起源于谷歌对Tango平台的探索和积累,谷歌会基于Tango为ARCore开发深度感测器和镜头模组,谷歌在地图和检索上的积累也让ARCore在空间定位上更具优势。

  Oglass CEO苏波表示,ARKit和ARCore是消费级AR引擎,两者的发布是AR行业B端市场与C端市场的分水岭,意味着AR的消费级市场和工业级市场将泾渭分明。这也是为什么Clay Bavor称专业化的Tango平台会“退居幕后”担当技术输出平台,由ARCore来取代它在手机端的战略地位。要保证打造ARCore的终端能用上Tango的技术,谷歌仍需加强对安卓硬件的控制权。而近几日,台媒传出谷歌即将收购或投资HTC手机业务的消息。无论HTC将成为谷歌的合作伙伴还是Pixel代工厂,都不难看出谷歌正着力加强对硬件生态的掌控力。

  “手机摄像头难以满足AR所需的计算能力和资源。苹果、谷歌要搭建AR平台,应为终端提供高度集成的传感器与对应的算法,并在技术迭代中实现传感器的微缩化。”Brain Blau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国内:BAT积极布局

  找到盈利点是关键

  阿里巴巴领投了AR技术公司Magic Leap,而三年前领投这家公司的正是谷歌。谷歌发布ARCore之后,阿里巴巴也发布了AR Buy+平台,允许消费者将虚拟化商品投射到手机摄像头抓取的画面中。此前,百度发布AR开发平台DuMix,提供开发AR产品的SDK和编辑器,腾讯也开放了QAR平台,允许开发者将App接入腾讯AR模块,国内大企业正在加速AR布局。

  “中国企业在内容、应用、硬件、产品多样化以及商业化落地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这次苹果发布会上台的两个内容供应商都来自中国团队,其中一个就是AR游戏。一个行业的发展不但需要基础平台和SDK,还需要整个产业链和生态的完善。”李晶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国内企业可以更多地在整个产业链的完善上找寻商业价值,向产业链的最源头迈进。”

  对于无力整合AR算法的中小企业,做出类似精灵宝可梦GO的爆款App是迅速站稳脚跟的方法。蒋佳忆认为,由于手机端AR会影响流量分配,中小企业可借热门App获得翻身契机。她预计明年会有更多的AR App通过制造热点等社交玩法吸引用户眼球。

  在AR眼镜进入消费期之前,手机端是最理想的AR载体,类似ARKit和ARCore的C端平台也的确能教育消费者,实现大众对AR的认知和用户转化。但就像苏波说的,被巨头引领可能被巨头覆盖。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看清AR应用的发展趋势,在AR产业链找准定位和盈利点,才有机会在AR从智能机向消费级眼镜的过渡阶段成为“黑马”。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