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前景广阔 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Alpha GO的“AI(人工智能)+围棋”一战成名之后,AI向人类另一个智慧高地——翻译发起进攻,除了IBM、谷歌翻译、百度翻译、网易有道、腾讯、搜狗之外,近期又涌现出大批聚焦AI翻译的公司,如真译等,大有一鼓作气的架势。

  不过,关注度太高也未必是好事。有评测报告指出,市面上的各种“翻译机”及APP言过其实,并不实用。“无论是翻译机还是APP,你说中文时翻译成英文或其他语种时准确率还可以,但外国人说英文或其他语言时,翻译成中文的准确率就很低,因此,在实际交流时几乎没法用”,日前,传神语联公司董事长何恩培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全球范围内出现过的所谓的‘翻译机’有30多种,几乎都不能用于互动交流。当然,这并不等于AI翻译完全无用”。

  作为翻译行业的一员老将,何恩培在圈内可谓是小有名气,作为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上世纪90年代末,曾经闻名市场的翻译软件“东方快车”就出自他的团队。彼时,一部范冰冰主演的电视剧《中关村风云》就取材于这段IT圈往事。此后,何恩培创建了“语联网”。

  2016年2月份,语联网的运营公司传神语联在新三板挂牌,目前全球范围内注册译员超过80万名,活跃的笔译译员约有1万名。客户包括奥委会、中央电视台、中石油、中石化、中交集团、中国电建、三一重工、百度、亚马逊等。

  人工智能前景广阔但非万能

  尽管直言目前市售的AI“翻译机”存在局限,但何恩培仍看好AI的进化速度。“我认为未来10年内,AI能够把占比70%的初级翻译给替代了。所谓初级翻译,是指短句子、非专业性的翻译。占比30%的高端翻译还是需要人。语言的背后是多元的文化和复杂的社会属性,这就注定了语言规则不可能规律化,这和围棋不同。”

  在AI翻译这个领域,BAT、微软、网易、搜狗等都已落子。以阿里为例,早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1992年马云曾开办过一家名为海博的翻译社;2007年阿里成立一个翻译研究院,曾一度收购过一家翻译机器人;2015年5月份,阿里收购了众包翻译网站365翻译网,以求更好的为商家跨境贸易时提供翻译服务。不过,时至今日,365翻译网在业内的声音越来越小。“当时想全面收购我们的也有两三家,但我们还是坚持独立发展的道路”,何恩培透露,“现在我们仍然在为阿里、亚马逊提供语言服务。”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发展机遇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一边是炙手可热的AI在翻译领域力有不逮,一边是备受追捧的众包模式在翻译行业屡屡受阻,难道翻译行业就无法突破吗?对此,何恩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语联网”。

  “人工智能+人工”相辅相成

  据何恩培介绍,语联网主要包括笔译与口译两大产能输出能力。笔译方面,语联网是“众包+AI+人工”的模式。客户在线下单后,语联网会根据大数据来遴选最适合的译员进行派单,译员完成任务后,语联网的专家会在AI的配合下进行审核。“以往,一位高水平专家最多只能熟悉50位-60位译员的能力特长,一天能审核2万字左右,采用大数据和AI赋能之后,将有效突破这些局限,一天能审核200万字,这已经不仅仅是效率的突破”。

  在何恩培的规划中,阿里巴巴做的是电商的基础设施,而语联网做的是语言的基础设施。所谓基础设置,就是像水、电一样,人们使用时,不用考虑电是从哪个电厂来的、电压如何等,插上插头就直接用了。“我们的赚钱方式就是希望提供一种产能,一种标准化、规模化的产能,服务于应用场景,比如说公证处、专利事务所的跨语种涉外翻译等”,何恩培表示,“尽管翻译不是标准化的,但通过语联网输出的笔译产品,我们会最大程度的实现标准化,现在很多知名企业已经实现了接入。

  在口译层面,语联网则是100%的人工主导。据何恩培透露,语联网已经量产一款翻译盒子“TransnBox”。与分音塔准儿等翻译机相比,TransnBox完全是由译员人工完成翻译任务。“TransnBox有些类似三方通话,当交流双方需要翻译时,可以随时通过这个盒子呼叫翻译,综合成本大大低于传统服务模式。目前语联网匹配到该终端的活跃口译译员大概有3000人左右”。

  何恩培表示,TransnBox的目标客户是大量中小商家。“跨境电商使得每家企业都能够直接做外贸,但很多中小商家没有能力长期雇佣语言又好又会谈生意的外贸员,而且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对小语种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大。有了TransnBox之后,人们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商务活动都不需要再带翻译人员了,可大大节省成本。

  “中国有至少200万家做外贸生意的商家,通常会招聘具备外语能力的人做业务员,按一家企业至少投入一个人的人力解决该需求,仅这个行业的目标市场起码就是1000亿元”,何恩培表示,“目前还有90%翻译需求没有释放出来,是因为翻译服务没有场景化,使用不方便,希望用5年时间让语联网产生一万个应用场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翻译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有数据预测,2017年全球仅传统的翻译产业规模将达到444.6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530亿美元。如果实现场景化应用,释放出大量潜在需求,市场规模将更加巨大。

  在何恩培看来,语联网是AI的践行者和受益者,但与众多的同行者相比,至少在翻译领域,AI与人类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伙伴和朋友关系。人类将因为AI赋能而大幅提升高端翻译产能,AI也将因为与人类互动翻译训练而不断提升自己。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5月30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算力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协同,助力数字经济增长。

2025年06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