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前景广阔 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Alpha GO的“AI(人工智能)+围棋”一战成名之后,AI向人类另一个智慧高地——翻译发起进攻,除了IBM、谷歌翻译、百度翻译、网易有道、腾讯、搜狗之外,近期又涌现出大批聚焦AI翻译的公司,如真译等,大有一鼓作气的架势。

  不过,关注度太高也未必是好事。有评测报告指出,市面上的各种“翻译机”及APP言过其实,并不实用。“无论是翻译机还是APP,你说中文时翻译成英文或其他语种时准确率还可以,但外国人说英文或其他语言时,翻译成中文的准确率就很低,因此,在实际交流时几乎没法用”,日前,传神语联公司董事长何恩培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全球范围内出现过的所谓的‘翻译机’有30多种,几乎都不能用于互动交流。当然,这并不等于AI翻译完全无用”。

  作为翻译行业的一员老将,何恩培在圈内可谓是小有名气,作为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上世纪90年代末,曾经闻名市场的翻译软件“东方快车”就出自他的团队。彼时,一部范冰冰主演的电视剧《中关村风云》就取材于这段IT圈往事。此后,何恩培创建了“语联网”。

  2016年2月份,语联网的运营公司传神语联在新三板挂牌,目前全球范围内注册译员超过80万名,活跃的笔译译员约有1万名。客户包括奥委会、中央电视台、中石油、中石化、中交集团、中国电建、三一重工、百度、亚马逊等。

  人工智能前景广阔但非万能

  尽管直言目前市售的AI“翻译机”存在局限,但何恩培仍看好AI的进化速度。“我认为未来10年内,AI能够把占比70%的初级翻译给替代了。所谓初级翻译,是指短句子、非专业性的翻译。占比30%的高端翻译还是需要人。语言的背后是多元的文化和复杂的社会属性,这就注定了语言规则不可能规律化,这和围棋不同。”

  在AI翻译这个领域,BAT、微软、网易、搜狗等都已落子。以阿里为例,早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1992年马云曾开办过一家名为海博的翻译社;2007年阿里成立一个翻译研究院,曾一度收购过一家翻译机器人;2015年5月份,阿里收购了众包翻译网站365翻译网,以求更好的为商家跨境贸易时提供翻译服务。不过,时至今日,365翻译网在业内的声音越来越小。“当时想全面收购我们的也有两三家,但我们还是坚持独立发展的道路”,何恩培透露,“现在我们仍然在为阿里、亚马逊提供语言服务。”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发展机遇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一边是炙手可热的AI在翻译领域力有不逮,一边是备受追捧的众包模式在翻译行业屡屡受阻,难道翻译行业就无法突破吗?对此,何恩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语联网”。

  “人工智能+人工”相辅相成

  据何恩培介绍,语联网主要包括笔译与口译两大产能输出能力。笔译方面,语联网是“众包+AI+人工”的模式。客户在线下单后,语联网会根据大数据来遴选最适合的译员进行派单,译员完成任务后,语联网的专家会在AI的配合下进行审核。“以往,一位高水平专家最多只能熟悉50位-60位译员的能力特长,一天能审核2万字左右,采用大数据和AI赋能之后,将有效突破这些局限,一天能审核200万字,这已经不仅仅是效率的突破”。

  在何恩培的规划中,阿里巴巴做的是电商的基础设施,而语联网做的是语言的基础设施。所谓基础设置,就是像水、电一样,人们使用时,不用考虑电是从哪个电厂来的、电压如何等,插上插头就直接用了。“我们的赚钱方式就是希望提供一种产能,一种标准化、规模化的产能,服务于应用场景,比如说公证处、专利事务所的跨语种涉外翻译等”,何恩培表示,“尽管翻译不是标准化的,但通过语联网输出的笔译产品,我们会最大程度的实现标准化,现在很多知名企业已经实现了接入。

  在口译层面,语联网则是100%的人工主导。据何恩培透露,语联网已经量产一款翻译盒子“TransnBox”。与分音塔准儿等翻译机相比,TransnBox完全是由译员人工完成翻译任务。“TransnBox有些类似三方通话,当交流双方需要翻译时,可以随时通过这个盒子呼叫翻译,综合成本大大低于传统服务模式。目前语联网匹配到该终端的活跃口译译员大概有3000人左右”。

  何恩培表示,TransnBox的目标客户是大量中小商家。“跨境电商使得每家企业都能够直接做外贸,但很多中小商家没有能力长期雇佣语言又好又会谈生意的外贸员,而且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对小语种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大。有了TransnBox之后,人们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商务活动都不需要再带翻译人员了,可大大节省成本。

  “中国有至少200万家做外贸生意的商家,通常会招聘具备外语能力的人做业务员,按一家企业至少投入一个人的人力解决该需求,仅这个行业的目标市场起码就是1000亿元”,何恩培表示,“目前还有90%翻译需求没有释放出来,是因为翻译服务没有场景化,使用不方便,希望用5年时间让语联网产生一万个应用场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翻译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有数据预测,2017年全球仅传统的翻译产业规模将达到444.6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530亿美元。如果实现场景化应用,释放出大量潜在需求,市场规模将更加巨大。

  在何恩培看来,语联网是AI的践行者和受益者,但与众多的同行者相比,至少在翻译领域,AI与人类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伙伴和朋友关系。人类将因为AI赋能而大幅提升高端翻译产能,AI也将因为与人类互动翻译训练而不断提升自己。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云计算标准化新蓝图出炉 到2027年制定逾30项新国标行标

云计算标准化新蓝图出炉 到2027年制定逾30项新国标行标

10月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为未来几年云计算产业的标准化发展绘制了清晰路径。《指南》明确提出,到2027年,将新制定云计算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以持续健全产业标准体系,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5年10月13日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9月28日,国家数据局举办第三场“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栾婕在会上系统介绍了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的进展与成效,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她强调,国家数据局将继续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通过印发数据要素场景指引、深化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实数融合),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其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数据要素为引

2025年09月30日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2025年9月16日,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最新批准发布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界定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简称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的术语和定义。

2025年09月17日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