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亚马逊会员计划为何在中国吃不开?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产业运营格局态势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亚马逊(Amazon.com Inc.)在中国推出的会员计划并没有提高在华市场份额,来自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2016年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以47%的份额位列中国电商市场第一,京东20%排名第二,唯品会(VIP)第三,份额3%,而亚马逊仅剩1.3%。

  一名分析人士称,亚马逊的移动平台内容相对贫乏,对中国消费者没什么吸引力,他们习惯了千变万化的色彩以及吸引眼球的折扣。

  华尔街日报指出,亚马逊去年秋季在中国推出了Prime会员计划,当时该公司押注,通过提供在中国不容易找到的西方商品和免费国际配送服务,亚马逊足以在这个全球最大电商市场获得增长动能。但据零售行业分析人士,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从中可以看出美国科技公司尝试在中国这样一个对外来公司设立很高壁垒且本国竞争对手日益老练的市场上展开竞争所面临的困难。

  包括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和Alphabet旗下谷歌在内的许多美国科技公司都在中国面临着严格地监管和审查,而苹果在中国市场上所占份额也已经有所下降,其原因在于本土智能手机厂商向消费者提供了价格实惠的高性能智能手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苹果到微软等公司都发现中国竞争对手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而且其产品与它们的产品之间的差距也正在日益缩小。”咨询公司迈博瑞(Marbridge Consulting)的董事总经理马克·纳特金(Mark Natkin)说道。

  零售分析师称,亚马逊在中国市场上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来自于本土对手的竞争,而并非做生意的基本法则。在中国,会员计划并不是很流行,而且据业内顾问表示,亚马逊的手机应用在易用性和吸引力等方面都落后于竞争对手。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的电商企业正在增强其产品供应和提供更大的折扣,从而使得亚马逊对中国消费者的主要吸引力——免运费的正品西方产品——遭到了削弱。

  消费者研究公司凯度(Kantar Worldpanel)的中国区总经理虞坚指出,亚马逊在中国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集团(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BABA)和京东(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都已经进行了重大投资以改进自己的产品种类,在今年的大规模销售宣传攻势中也肯下血本促销和打折。

  在此前于6月份进行的最新分析中,凯度预测亚马逊在中国快速消费品(如尿布和食品等)市场上所占份额仅为1%,与去年相比并无变化。

  与此同时,免费送货服务——哪怕是国际性的免费送货服务——在中国也算不上很大的卖点,原因是海外送货服务一般都是免费的或是价格很低的。举例来说,无论是在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天猫商城还是在京东的平台上,从德国向上海发货的800克罐装爱他美(Aptamil)奶粉都是免费送货的,而亚马逊也提供类似产品的免费送货服务。

  欧睿国际驻上海的零售分析师表示,在中国,亚马逊Prime服务并没有独特之处。

  “本地电商送货快,顾客服务好和价格也极具竞争力。”她说,“在这些领域中,亚马逊是很难击败它们的。”

  亚马逊的一名发言人表示,自该公司于去年10月份在中国市场上推出Prime服务以来,中国顾客对这项服务作出了“强劲的反应”,其会员人数自今年年初以来已经翻了一番以上。但她拒绝提供具体数字。

  同样是在去年10月份,亚马逊将其中国Prime服务的会员包年费用降低到了30美元,也就是相当于标准价格的一半。在美国,这项服务的包年费用为99美元。

  但在中国,会员计划也许并不算是一个很好的卖点。京东和阿里巴巴集团也都提供会员计划,但在这两家公司的网站上,消费者无需加入会员也能在大多数购物活动中享受免费送货服务,只需其购买的商品总价超过15美元即可。阿里巴巴集团的“88会员”计划是免费的,而且还会为经常光顾其网站的购物者提供高端品牌的折扣和免费的演唱会门票。京东Plus会员计划的费用为22美元,该服务提供无限制的电子书和免费退换货服务,并对消费者的所有购物活动提供一个月五次的免费送货服务。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京东正在逐渐加强海外产品的供应和优惠力度(包括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亚马逊的核心竞争力——直接从海外发货的正品已经被慢慢弱化。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亚马逊的移动App设计单调,易用性上也不及国内的竞争对手,对于习惯于各种促销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没吸引力不够。

  对此,亚马逊中国也在逐渐调整和应对中国的消费者市场策略。

  近日,亚马逊中国举办首届“创新日”,宣布全面推动“全球资源 本地创新”的中国战略,即充分利用亚马逊在全球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本地创新,不断基于中国客户需求推出创新产品与服务,同时赋能中国企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在“创新日”上,亚马逊中国还介绍了其四大核心业务重点,包括以亚马逊海外购和亚马逊“全球开店”为中心的跨境电子商务,涵盖纸书、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和电子书的亚马逊阅读,亚马逊物流运营以及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WS)。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5月30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算力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协同,助力数字经济增长。

2025年06月06日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5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小幅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增速加快,区域发展呈现分化态势。

2025年05月07日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5月1日,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在第二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上发布《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观察报告》,指出在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人力密集型数据标注模式正加速向智能驱动型、平台化的新业态转型。

2025年05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