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互联网+”工匠时代 守艺人如何向创艺人转变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一名小朋友在杭州拱宸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体验油纸伞的制作。

  7月下旬,首届中国匠人大会在杭州西湖区云栖小镇举行,大会吸引了千余名全国各地、各门类的匠人参与。会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匠人电商生态观察》引发各界关注。文中显示,互联网催生出一批新兴“电商化匠人”,互联网化生产与销售方式也让传统手工艺聚集地焕发新生机,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展现出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并将其作为职业选择。

  如何保持年轻人的工匠初心?如何带动“电商化匠人”取得技艺突破?如何加速文创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今日,本版聚焦“互联网+”工匠时代的新现象、新故事、新趋势,希望给读者带来思考。

  精雕细琢的沔阳雕花、茶香氤氲的宜兴紫砂、双面剔透的蜀绣……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犹如夜空中璀璨的繁星。然而,“隐在深山人未识”也曾是民间手工艺人和手工艺品一度面临的困境。

  如今,随着互联网触角的延伸,加上各类电商平台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相继涌现,一批批传统手工艺人正在经历着互联网时代的华丽转身。

  传统手工艺触网催生“电商化匠人”

  2006年,山东滨州博兴县湾头村诞生了第一批网店,村民们开始在网上销售传统草编产品,并以网络私人定制的个性化生产服务代替旧版服务模式,销售渠道也实现了从过去的实体店、路边摊到电商平台的转变。这套几乎被“闲置”的民间手工技艺,通过互联网焕发了新的生机。

  淘宝、京东等一批电商平台的出现,让传统手工艺得以活态传承,也让这些传统匠人凭借技法发家致富。甚至,这些匠人可以借助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准确的消费数据掌握市场动向,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工艺、努力创新。

  “互联网的优势让传统手工艺人直接与市场对接,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改变了传统手工艺品的产销模式,打破了信息传播局限的地域边界,让传统手工艺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传播。”天使投资人、自媒体人刘旷说。

  “互联网带动了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催生出了一批‘电商化匠人’;许多产地成为‘电商化匠人’集中的‘新一线’文化城市。”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东家”联合创始人赵普介绍,除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仍是匠人聚集地外,盛产瓷器的景德镇、盛产木雕的莆田等过去并非文化一线城市的传统手工艺发源地也释放出巨大活力,不少新锐设计师和文创品牌不断往那儿聚集。

  另外,匠人的“电商化”也带动了个性生活方式的形成。比如,穿汉服、抄经、品茗等成了新一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吊坠、品茗杯、摆件、茶壶、玉器、篆刻等在一些电商平台上位于兴趣类购买商品排行榜的前列。

  传统匠人借助新媒体走进大众视野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拾翠”“妙趣剪纸”“东家”“手工客”“哇陶”“慢艺手工汇”等手工艺类移动应用雨后春笋般出现。用户打开手机应用,在购买手工艺品的同时,还能通过图片、视频了解匠人与这个行当背后的故事,品味手工艺人如何一针一线、一刀一刻地制作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首饰、茶器、家居、食品……在已经入驻了4000多名匠人的“东家”移动应用上,各类精美物件展示着东方文化之美。众筹、拍卖、直播,“东家”创新推出的电商新玩法迅速带动了匠人作品销量。

  “直播拍卖成为平台上最受欢迎的形式。”赵普说。在该平台上,沉香师历国栋入驻4个月以来累积交易额超200万元,其中近一半通过直播拍卖成交;景德镇老牌瓷器品牌“九烧”在今年进行了一场烧窑直播,网易同步直播八天八夜烧窑全过程,累计观看人数超过300万,600件柴窑作品全部售罄。

  除了这些线上交易形式,“东家”还在探索让匠人走进大众视野——平均每周推出两到三位匠人的故事,通过文字、视频等形式形成“匠人志”。“比如,景德镇一位做孔雀釉陶瓷的姑娘,用三年时间打磨一件极致的器皿,其间经历二十七次烧窑失败,这是一个好故事。”赵普说。

  与“东家”模式不同,“慢艺手工汇”移动应用则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用户体验,整合故宫资讯、导览、建筑、藏品、展览、学术、文创等10余种文化资源与服务形态,探索数字文化服务的创新模式,为观众打造“可入住”的移动端博物馆。

  “新媒体对于提升垂直领域用户黏性具有重要作用,这样既保护了濒临失传的传统老手艺,也发掘了个性化、生活化、有历史感的年轻匠人作品,为作品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空间。”赵普说。

  中国音乐协会箜篌研究会副会长鲁璐不仅是一位80后演奏家,而且多年致力于民乐乐器的制作。在她看来,各类新媒体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传播载体,匠人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与大家互动,为盘活产业带来强有力的连锁反应。

  青年匠人成为推动产业创新的生力军

  束腰带扎在后腰,双脚踩上分经杆,一手提纱线,一手投飞梭……在湖南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武陵源区生产基地内,31岁的许干文正熟练地完成上机、走线等工序,循环往复、织线成锦。

  如今,有越来越多像许干文这样的年轻人,展现出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并把从事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和技艺传承作为职业选择。

  “调研中发现,有些老手工艺者一味地重复从师傅那里学来的‘工’,忽略了表达内心、表现生活的‘艺’。因此,传统手工艺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创新中,需要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参与。”刘旷说。

  “年轻匠人群体普遍具有国际视野,在设计思维上更加新锐、大胆,敢于创新和求变。”在赵普看来,“团队运作、设计创新、实用为主、设计思维、全球视野”,这些应该是互联网时代“电商化匠人”的共性。

  “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让传统手工艺流动起来,在立足过去的基础上开创未来文化新业态,这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健康方式。”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曹雅欣认为,“电商化匠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需要立足信息时代的特点,这项具有转折性、突破性的工作单靠传统匠人很难做到,必须依靠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原住民”实现。

  曹雅欣还表示,不能将传统手工艺品简单地搬上互联网,也不能仅仅将互联网看作手工艺品展示的窗口和传播的平台,“年轻人从老匠人身上学艺后,要结合时代的任务进行创新传承,否则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上的生命力就会消减”。赵普也建议,“电商化匠人”应该做到“继承传统求突破,师古不泥变中新”。

  “互联网+”思维与工匠精神缺一不可

  身处“互联网+”时代,匠人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才能拥有更多机会从幕后走向前台,也让传统手工艺品从小圈子走向大市场。

  “传统手工艺无法排斥,也不能排斥市场与商业。要明白‘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传播’的道理。”赵普认为,手艺人要可持续地生存,就要借助一种合理的市场模式,让手艺人能通过手艺养活自己和家人,发展事业、传承事业甚至得到更为丰厚的市场回报,进而吸引更多后来人学习、传承这门手艺。

  “即便传统手工艺匠人被‘电商化’,也不能丧失工匠精神。不能因为市场需求的扩大而放弃对品质、对技艺的追求。”鲁璐表示,现在人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亟待提升。

  另外,互联网时代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手工艺作品在电商渠道下创作、销售,其‘原真性’和从业者的权益都很难得到有效保护,这也是我国民间手工艺保护与传承面临的一大难题。”刘旷说。

  想要手工艺品不被“山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传统技艺念好知识产权的“紧箍咒”。对此,许干文、鲁璐等青年匠人呼吁:“要对传统手工艺的文化样态、传统知识、遗产资源、艺术形态等进行严密的法律保护,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匠人借助互联网由‘守艺人’转变为‘创艺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