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机器人行业多领域拓展 资金研发仍需支持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8月23日,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式开幕,众多机器人厂商汇聚一堂展出最新成果,其中,智能化不约而同成为所有机器人宣传的亮点。根据预测,到2025年,北京机器人产业收入规模将达600亿元左右。不过,中国机器人产业尽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不少机器人企业尚处于小、散、弱的状态,需要解决的难题不少。

  持续快速增长

  机器人已经成为全球增长十分迅速的热门产业之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9万台,增速14%,预计今年增速为13%左右。2016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消费总量达8.9万台,比2015年增长26.6%。其中,国产机器人共销售2.9万台,同比增长30.9%。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曾表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占据全球25%的市场,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

  北京商报记者从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了解到,机器人不仅在工业领域存在广阔市场,近年来已经渗透到医疗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记者在展会中走访了多家机器人企业,发现了外形酷似姚明、投篮命中率超高的双足站立机器人,会跳舞的陪护机器人,会“做”外科手术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15秒拼好六面魔方的智能机器人等不同领域的机器人。

  专门从事工业自动化的企业FESTO的仿生机器人凭借其仿生蜻蜓、仿生水母吸引了业界目光。据FESTO负责人介绍,公司主要从自然界生物获取灵感,通过仿真技术制造自动化产品,使得工业生产线变得柔性化,找到更合适产品生产的材料。目前,该公司和北京航天研究的章鱼爪抓手已经在市场销售,用做生产线上的抓取工作。

  由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自主设计的国内首款工业机器人学习应用App——“海渡学院”也正式发布,并已在安卓、苹果等主流手机系统的“应用市场”上线。该软件搭建了从入门到精通的进阶式学习系统,涵盖丰富的轻量学习内容;平台每周开设业内资深专家、学者讲座直播,实现实时互动,颠覆传统课堂学习方式,打造全免费、无门槛的工业机器人线上教学模式。

  另有部分公司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如由旺合盛世技术团队研发的云智光机器人。云智光机器人主要是以医疗、科技、房地产为主进行研究开发,产品拥有发达的“云大脑”,可以增强单个机器人的能力,执行复杂功能任务和服务,同时,机器人和机器人之间也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开展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多领域拓展

  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需求,也引导企业开始布局多个领域。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伯旭在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透露,北京市的战略愿景是建成全球新兴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预计2025年北京机器人产业收入规模将达600亿元左右。

  以家用机器人为例,iRobot公司结合对家用机器人的深入洞察,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构想。该公司认为,人们可以利用家庭机器人来构建家庭物理空间以及保持不断更新,并获取对物理空间的理解,例如创建一份家居空间的地图。这将可以解决未来智慧家庭在复杂性和可用性上的挑战。

  对此,iRobot公司技术副总裁Chris Jones谈道:“对物理空间的理解,可以让网络中的智能设备确定它们在空间上的关联性,并以相互协调的方式自主运行。例如,当家庭中的传感器知道哪些灯位于同一个房间时,这些传感器就可以在人走动时,自动开启特定房间内的灯具。”

  在工业机器人方面,沈阳通用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李洪谊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与首钢合作,在北京专门做停车机器人,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未来公司还将以沈阳为中心,向全球推广医疗机器人。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公司从去年成立到现在已经签订了1亿元的项目订单。

  FESTO(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闫瑜称,机器人产业是未来发展最大的一个趋势,“目前我们还只是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未来机器人还将更加智能,同时也需要机器人代替人工提高效率,创造财富”。

  资金、研发仍需支持

  尽管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但这个行业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研发者攻克。

  Chris Jones指出,随着物联网市场的蓬勃发展,智慧家庭的实现早已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遥远,但要实现这一愿景,仍然需要解决很多挑战。根据咨询公司Gartner的估测,到2022年,一套典型的家庭住宅将包含超过500台智能设备,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可用性难题将会成为阻碍智慧家庭实现的因素。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如何手动控制机器人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还值得探讨和改善。

  李洪谊坦言:“公司希望得到北京市政府研发生产能力的支持,更大层面上需要北京市政府在停车市场上给企业更大的机会,提供停车需求的领域,帮助企业与市场对接。”

  对于中国的机器人市场,闫瑜称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面临两个问题,首先是没有充足的研发资金,第二是一些企业心态浮躁,机器人产业需要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做研究,才能做好机器人产业。

  据了解,中国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但随着各地大量建设各类机器人产业园区,重复性建设,高端产业低端化、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现象逐步显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下一步既要在防止产业无序扩张、重复低水平建设上加大力度,又要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创新。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也指出,我国很多机器人企业主要发展中低端产品,高端方面不足,这也体现了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差的行业痛点。产业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苗头和隐忧已经出现,机器人产业整体呈现小、散、弱的特点,在标准和检测体系方面需要加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云计算标准化新蓝图出炉 到2027年制定逾30项新国标行标

云计算标准化新蓝图出炉 到2027年制定逾30项新国标行标

10月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为未来几年云计算产业的标准化发展绘制了清晰路径。《指南》明确提出,到2027年,将新制定云计算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以持续健全产业标准体系,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5年10月13日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9月28日,国家数据局举办第三场“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栾婕在会上系统介绍了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的进展与成效,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她强调,国家数据局将继续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通过印发数据要素场景指引、深化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实数融合),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其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数据要素为引

2025年09月30日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2025年9月16日,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最新批准发布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界定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简称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的术语和定义。

2025年09月17日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