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子支付迅速普及,现金地位引发热议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电子支付产业运营格局态势及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多地公交开始支持用移动支付方式支付车费

  不久前,微信和支付宝再一次在移动支付领域交战,双方各自推出“无现金日”和“无现金城市周”,以吸引更多用户。不过,随着电子支付的日益便捷和普及,不少商家以“无现金”为由拒收现金的现象就引发部分民众不满,“无现金社会”这一命题亦由此被推到风口浪尖。分析人士指出,无现金支付只是支付方式的改变,并不是要“消灭”现金,“无现金社会”能否到来、何时到来最终取决于绝大多数人支付习惯的变化与社会共识的形成。就目前而言,现金支付渠道依然有庞大的需求和意义。

  【电子支付迅速普及】

  出门不带钱包,买东西不用现金,掏出手机扫一扫支付……不知从何时开始,这种即使“身无分文”,只带一部手机出门,就可以随心所欲购物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市民的常态。

  “现在我出门经常不带钱包,因为不管大到几千块钱的电器,还是小到几块钱的零食,一个手机就搞定啦!”一位排队买东西的女顾客告诉笔者。

  无现金支付的推广,给商家带来了不少好处,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现金的使用越来越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北京经营着一家饮品店的刘晓娜说:“如今顾客付钱基本都用手机扫码付款,手机发出‘滴’的一声提示音,就代表顾客完成了付款,我只需要查看一下手机记录就一目了然,也不用找零、晚上盘点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结算的比例已达50.3%。即使在四五线城市,这一比例也分别达到43.5%和38%。有报道称,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规模约38万亿元人民币,是美国的50倍,在全球遥遥领先。

  专家指出,结合瑞典、丹麦、韩国等支付方式发展的历程来看,“无现金支付”其实就是社会商品交换与贸易绝大部分取消实物货币结算支付行为,实现网络数据虚拟货币的支付。

  【现金地位引发热议】

  电子支付为人民生活带来了便捷,不过在个别地区频频出现商家拒收现金的情况却引发部分民众不满,更有声音担心电子支付会取代传统现金交易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可以说,“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行为部分干扰了人民币流通,要对这种不合适的做法进行纠正和引导。

  有专家认为,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结算支付手段已有两次革命:从物物交换到使用金属货币,从金属货币到全面纸币。使货币由纸币向数字化转化,是基于网络科技信息的发达及人们支付习惯的变化而提出的新型结算支付概念,适合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人类结算支付手段的“第三次革命”。

  然而,把“无现金社会”理解为现金彻底消失,是不正确的。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学者盘和林表示,无现金社会并不是指整个社会完全没有现金,而是指一种以电子支付为主的经济模式,全社会现金使用率极低,人们可以无障碍地使用电子支付方式进行消费。支付的核心就是便捷与安全。

  【安全便民才是关键】

  虽然“无现金支付”在中国成长迅速,但“无现金社会”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却见仁见智。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来,中国离“无现金社会”已经不远,相关立法研究也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课题。福耀玻璃集团掌门人曹德旺则认为,“无现金社会”肯定是一个大趋势,但如何实现、什么时候实现,相信还要一段时间。

  据民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2.3亿,占总人口的16.7%。换言之,“无现金社会”能多快到来还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年人群体的消费使用习惯。与此同时,无现金支付技术还存在一些漏洞,比如,各种新型网络诈骗就证明存在着账户信息外泄的风险;再比如,依靠电子设备进行的无现金支付也受到电子设备信号、电源限制,不像现金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因此,商家还应该设置必要的现金支付手段。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认为,支付的核心就是便捷与安全。商家拒收现金当然是违法的,无现金宣传并不是要人们拒收现金。“无现金并不表示一点都不用现金了,而是说以现金为基础的支付概念本身会消亡,就像今天我们可以说已经进入无存折社会,而事实上存折并没有完全消失。”黄嵩说。

  因此,只有从安全性、便捷性、消费者可选择性等方面加以完善,“无现金社会”才有可能真正融入到更多人的生活。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