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恶意APP数量在增长 加强监管才能治本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之APP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软件“越界索权”该治了

  智能家居APP(应用软件)要上传用户的WiFi(无线网络)密码,阅读APP要读取用户通讯录,游戏APP要获取用户的位置……智能手机时代,丰富的手机应用为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一些过度索取权限的APP,也给用户的信息安全造成不小的隐患。

  治理手机应用“越位”、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能只靠用户的“火眼金睛”,更需为APP的权限划定界限。

  恶意APP数量在增长

  二季度,工信部组织对55家手机应用商店的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发现违规软件42款,涉及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恶意“吸费”、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问题,已责令下架。

  调取手机的某些权限,是手机APP正常运行的必经步骤。记者调查发现,在安卓手机中,有以下几个权限最常被调取。其一是“读取已安装应用列表”,借此可以了解和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其二是“读取本机识别码”,主要用来确定用户的身份;其三是“读取位置信息”,通过获取位置,搜集用户的活动范围,例如导航类软件就必须调取这一权限。

  然而,并非所有的APP都能做到“安分守己”。一段时间以来,手机APP过度调用权限、获取用户信息等行为时常见诸报端。尤其是大量山寨和盗版APP,通过调用大量权限的方式,侵害用户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

  据统计,2016年,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共接到不良手机应用有效举报1085455件次,同比上升49.1%,山寨应用窃取用户信息等问题最为突出。同年,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通过自主捕获和厂商交换获得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205万余个,较2015年增长39%。

  业内人士表示,类似的恶意手机应用程序,虽然在正规的网站和应用商店中受到一定的控制,但通过非正规应用商店途径传播的情况还在增长。

  积累用户数据才是目的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在《2016年中国安卓手机隐私安全报告》显示,非游戏类APP获取隐私权限普遍增多,越界行为增长明显。例如,高达13%的非游戏类APP越界获取“位置信息”权限,9.1%的非游戏类APP越界获取“访问联系人”权限;高达26%的APP越界获取“位置信息”权限。

  除了过度获取权限外,还有的APP以更隐蔽的方式获取用户信息。近日,有文章称,京东旗下一款名为“京东微联”的智能家居应用软件,在没有明确告知用户的前提下,擅自将用户的WiFi密码上传至服务器。对此,京东技术团队回应称,虽然黑客对HTTPS(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通道的劫持是比较困难的,但京东微联未来会对敏感信息进行二次加密。

  因为这一行为涉嫌侵犯用户的个人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在事件之外,人们也在讨论,为何有如此多APP热衷“越位”,获得用户信息?

  有业内人士指出,手机APP往往可以免费下载,但互联网企业要通过应用营销变现,就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用户数据。数据越多,越有精准营销的优势。虽然未必所有的数据都有用,但在大数据时代,足量的数据就意味着更多的商机。

  加强监管才能治本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中国的手机APP数量已超过1700万个。从聊天、吃饭到购物、出行,手机应用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日益紧密。一旦过度索取权限的行为泛滥,将大大增加用户信息泄露的风险。

  事实上,对于这一行为,相关部门早有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指出,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安全法》也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尽管有明确规定,但仍有互联网企业顶风作案,其中甚至不乏互联网巨头。业内人士指出,大企业尚且如此,小企业就更“上行下效”了。此外,目前对于不守法者的惩罚缺乏明确规定,缺少知名判例或罚则,由此也让互联网企业有了侥幸心理。

  对于应用授权等手机安全问题,可以依靠用户自身防范加以避免,但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用户对各类手机安全风险的认知仍需加强,有超过1/4的用户在遭遇手机信息安全事件后不会采取任何措施进行处理。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治本之策。监管部门可以从应用商店入手,通过管理平台间接管理APP,加强应用商店的审核标准,不断改善APP过度索取用户信息的局面。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