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K歌社交从包厢走进手机 传统KTV面临颠覆与挑战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手机社交媒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一部手机,一个迷你麦克风,在小区广场甚至家中客厅,就能享受一把与KTV包厢媲美的唱歌体验;如果唱功了得,还能变成朋友圈的“擂主”;即便五音不全,也能在技术辅助下当一次“麦霸”。在各种K歌软件集体迷失的当下,一款名为“全民K歌”的手机APP一枝独秀,三年来吸引用户达4.6亿。不仅青年人喜欢,连广场舞大爷大妈也为之“痴迷”。由于背靠微信和QQ强大的“好友”资源,这款应用让“K歌”变成了一种全新的兴趣社交和娱乐互动。近些年备受冲击的传统KTV,不得不再次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

  让你比想象中“更会唱歌”

  别以为只有歌技惊人才能在朋友面前一展歌喉。最近,不少人在朋友圈、QQ上发现,自己的好友里出现了不少“麦霸”,时不时就有人上传一首自己唱的歌。这些“一言不合”就亮歌喉的人群里,既有高中生、大学生、白领,也开始出现曾经爱跳广场舞的大妈、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们。

  去KTV唱歌时,人们有时会突然记忆卡壳,想不起歌曲的首句怎么开口。全民K歌软件设置了一项颇为贴心的小功能“首句助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小痛点。为了方便你录好一首完美的歌曲分享给好友展示,你还可以对不满意的某几句“段落重唱”。对于日语、韩语等歌曲,系统还创造性地在每句歌词下给出辅助读音的罗马音。只要你像念拼音一样跟着唱,“外语盲”也能像模像样地演唱外文歌。

  在技术的帮助下,唱歌的门槛越来越低。即便五音不全的人,也并未和唱歌绝缘。在全民K歌上,用户可以念出一段文字,软件就会把这段平淡的语言变成一段节奏动感十足的说唱。“你可能想象不到,全民K歌整个产品团队没有一个麦霸,全都是进了KTV里躲着走的那种人。但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产品能让唱歌不那么在行的人也爱上K歌。”全民K歌运营负责人张唯说。

  K歌社交从包厢走进手机

  “没人管管全民K歌吗?我爸已经沉迷了,严重影响父女关系!”几天前,白领刘雅哭笑不得地在自己朋友圈发出了这样一条状态,打趣自己唱歌“成瘾”的父亲。

  刘雅的爸妈最近迷上了全民K歌。每天下班后,当刘雅想跟远在老家的父亲视频聊天时,发出的视频通话请求却总是被对方拒绝。“我晚上录歌、上直播呢,有事白天联系我!”刘雅的父亲告诉她。

  三四年前,唱吧、天籁K歌等手机K歌软件曾经在白领等群体中风靡一时。此后,传统KTV与线上K歌平台联姻、迷你KTV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从KTV包厢里流失。不过,这些K歌工具的风头却并未持续太久。

  “软件里互相关注的都是陌生人好友,唱完以后没什么反馈,没人能一起玩。”“能唱的歌差不多都唱完了,慢慢也就没兴趣了。”一些曾经频繁使用这类唱歌软件的用户向记者解释那波唱歌软件风潮逐渐“退潮”的原因。

  由于全民K歌是社交巨头腾讯的内部创业产品,人们可以一键将微信、QQ好友导入为K歌好友,唱歌不再“自说自话”,能实时获得众多好友的关注。此外,人们还可以和这些好友隔空对唱、录制合唱视频,而是与志同道合的歌友们创建线上K歌比赛。“没想到平常看起来那么文弱、低调的男生,唱起歌来气场这么强。”在朋友圈听到一位男同事演唱的歌曲后,白领小文不免对他有些刮目相看。“工作太忙,单位很少组织线下活动,工作间隙在手机上听同事唱歌还挺有趣,以后见面还多了点共同话题。”小文说。

  新技术为手机K歌注入动能

  一家人团聚在客厅,打开卡拉OK机,你一首我一首欢唱起来……十多年前,家庭影院在一些经济条件殷实的家庭中兴起。如今,这一场景有望重新回归。用手机在电视屏幕上扫码、点歌,电视屏幕就会出现你点的歌曲——想要实现这样的场景,只需要将电视屏幕和一个内置了K歌功能的小智能音箱相连就能实现。全民K歌负责人透露,目前这种软硬件结合的K歌产品正在内部测试中。

  歌曲类型的多元化也成为手机K歌开始在各个年龄层中流行起来的重要原因。比如说,用户不仅能在这里找到时下最流行的大众类通俗歌曲,还能找到学生党、年轻一族喜爱的小众二次元热曲《追风者》《非酋》,中老年们也能找到熟悉的军旅歌曲《军中绿花》、现代京剧《沙家浜》、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而后者在几年前的唱歌软件上几乎很难寻到踪迹。

  数据显示,在全民K歌用户中,3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达到了15%。事实上,通过自我升级将中老年人吸引成为“粉丝”,让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新产品服务从服务年轻人为主,到惠及老中青少各个年龄层,也成为了手机K歌重获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