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智能硬件行业尚处在探索期 智能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智能硬件产业运营格局态势及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作为未来物联网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智能设备已显现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但业界认为,我国智能硬件企业目前多集中在产业链的下游,尚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

  新品不断涌现

  快速增长的游戏市场,成为智能硬件厂商的“新商机”。

  在今年的chinajoy上,国内知名游戏厂商蜗牛数字就专门订制了一款游戏手机摩奇i7。据蜗牛数字副总裁王盛介绍,这几年围绕游戏玩家定制的硬件产品越来越多,但真正能从硬件、系统、内容、运营、服务给予全面优质服务的企业并不多。

  为加快拓展中国市场,索尼也在chinajoy期间公布了面向中国市场的一系列信息,包括即将上市的PlayStationVR游戏及其视频内容。

  作为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一大“风口”,VR已成为游戏玩家关注的一大热点。今年chinajoy期间,大朋VR与韩国城南产业振兴财团、国内虚拟现实领军媒体87870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大朋VR首席战略官章立表示,大朋VR除大力拓展韩国VR市场的销售渠道,还会和韩国开发者深入合作,把搭载优秀内容的大朋智能VR产品拓展到全球市场。

  除了游戏市场,这股智能风暴甚至还刮到了“诵读”领域。日前,一家名为北京诵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企业推出了一款“为你诵读”智能存储麦克风。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项建新认为,喜爱诵读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急需一款使用简单的高品质的录音设备来降低软件的使用难度。同时,诵读爱好者的经济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且价格高昂的录音设备也不是他们所能承受的。因此,一款使用简单、性能优良的智能麦克风成了大家的迫切需求。

  据悉,这款智能麦克风打破了之前诵读录制对场地的依赖,可与手机、电脑实现交互,将伴奏、人声轻松合成,并能进行大容量存储。

  产业尚处探索期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兴起,智能硬件行业正迎来发展良机。

  众多科技巨头的介入,是当前智能硬件产业爆发的重要原因。在这一领域,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谷歌、苹果、微软、三星、facebook等国际巨头在市场上高歌猛进,也能看到联想、华为、中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中国优秀企业在厉兵秣马。

  不过,我国的智能硬件企业多集中在产业链的下游,尚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体验并不过关;二是成本高于同样功能的非智能单品。

  以智能手表为例,不管是时间还是收发信息,智能手表的大多数功能均能在智能手机上实现,而被认为是智能手表一大特色的监测心率、步数等功能也更倾向于运动以及年老患病等需要体征监测的人士,尚难赢得主流人群青睐。

  至于智能服饰方面,普通消费者更是知之甚少。智能服饰作为与纺织业的跨界产品,是物联网趋势的体现。未来,这些智能服饰有望实现对心率、步数、燃烧热量、运动强度的监测以及温度智能调控等功能,但目前仍然面临着价格和技术堡垒,无法实现量产。

  不可否认,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到智能跑鞋,再到智能音箱、智能麦克风,智能硬件产品已遍地开花,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产品功能渐显鸡肋,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整个智能硬件市场开始面临挑战。

  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业界认为,尽管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智能硬件的市场增量空间巨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预测,2018年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突破180亿美元。而到2020年,预计全球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

  易观国际的数据也显示,2016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到3315亿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3999亿元,同比增长20.63%。在政策的支持和产业发展愈发完善下,智能硬件市场总体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预计到2019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将破5000亿元。

  正是看到了智能硬件市场的良好发展前景,不少企业开始积极向产业上游布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王钦教授说,智能硬件不只是冷冰冰的智能设备,还要构建能自行“生长”的生态圈。

  “智能设备发展的驱动力,并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陈雪涛说,以可穿戴智能设备为例,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产业链是一个跨行业的产业链,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是传感技术。“可穿戴智能设备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整合现有的传感技术和感知芯片。而随着智能硬件的大规模发展,将带动整个传感器、传感芯片产业的发展。”

  “微型化零组件的性能正在不断提升,而成本却在不断下降。”陈雪涛说,高分辨率摄像头、满足不同应用负载的处理器芯片、可监测温度方向加速度等指标的传感器以及高速稳定的闪存芯片等关键零组件,正借助智能硬件产品的流行,在技术不断升级的同时,实现了规模化量产,从而降低了成本,使得智能硬件产品价格更易被用户接受,行业进入门槛也相对变低,从而吸引众多厂商跟进。

  行业分析师认为,对于智能硬件行业而言,单纯的功能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针对细分目标群和细分场景才是大势所趋。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