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检务拥抱互联网新时代人机深度融合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你是谁?”“我是案管机器人……我可以帮你查询案件,也可以帮你预约会面。”近日,一款萌萌哒的机器人亮相江苏省检察机关第二次网信大会,与会人员纷纷与之对话合影。

         江苏省检察机关刚上线的“案管机器人”,并非仅有一个萌形躯体,背后更包含早已融入检察机关智能辅助办案、对外监督、内部管理于一体的智能辅助系统。它被视作司法不规范的“终结者”,更是智能辅助办案时代的“开启者”。

         拥抱互联网新时代的正确姿势已经找到,但纵观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网信建设发展,这依然是一个“变不可能为现实”的攻坚克难历程。

         创新矩阵初具雏形:自研项目遍地开花

         走进江苏省昆山市检察院,陈旧的办公楼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已有些许违和感。但在检察长俞军民看来,“老楼”同样装得下“高精尖”。在7月初的2017年全国检察机关科技装备展中,他代表全国近3000家基层院作了发言。

         “我们技术部门有7个人,在基层院算多的,不少人掌握不同的编程语言或网络技术。”俞军民在记者面前流露出技术自信。

         这股自信并非空穴来风。2010年初,昆山市检察院创新搭建了政法信息共享平台,公检法之间实现案件信息网上流转;2012年建立全国首个“远程视频审讯系统”,后建成“远程庭审系统”;2012年又率先建设规范专业的刑事检察办案区,实现公平正义“看得见”;无人机,电子取证,驻所检察室电子信箱系统……在该院,很多高新技术都找到服务检察工作的切入点。

         “我们创新的精华也很快被苏州市院吸收。”俞军民介绍。2012年,经苏州市检察院扩展升级,覆盖全市的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成立。2013年,刑事检察办案区也全面推广,并相继构建了智慧侦查工作平台、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办案场所信息化应用系统。

         苏州是江苏省检察机关网信建设的典范。江苏省检察院分管网信工作的副检察长王方林告诉记者,从硬件的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到全省检察信息数据中心,从数据超5亿条的职务犯罪侦查基础信息查询平台到控申信息管理系统、刑执工作平台等特色软件,这几年,江苏科技强检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除苏州外,常州的“常检云”应用系统、无锡的“智慧侦查”平台及镇江的“虚拟侦查中心”等各具地方特色的应用项目也极为亮眼。到了2016年,江苏省检察机关已有自建信息化应用系统180余个。

         尽管各地亮点频出,但在王方林看来,这些亮点只是“盆景式”的,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问题,“系统虽多但分散,存在同质化、重复建设情况,缺乏统筹规划设计。同时,信息资源孤立,缺乏统一信息平台汇聚互联,共享应用。而且,在开放互联程度、专门人才储备上也存在短板。”

         如何进一步整合共享、深化创新,充分发挥各地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问题很快聚焦到全省层面。

         战略规划全面升级:智慧检务进展迅速

         2016年4月,江苏省检察院成立了以检察长刘华为组长的网信工作领导小组,抽调15名业务骨干组成网信办。从以往的临时性组团开工到实体化运作,这种模式得到最高检的肯定。

         “经过赴兄弟省学习,并多次召开研讨会,我们最终制定了358战略。”王方林介绍,358即围绕构建“网上检察院、掌上检察院、实体检察院”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检察院的总体构想,力争3年时间实现硬件标准化、软件智能化、应用规范化,初步建成全省检察机关网信建设一体化格局;5年时间通过各种智能服务,基本实现数据深度挖掘、智能分析研判,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撑;通过8年时间,将检察机关经验做法构建应用模型,通过数字再造,实现智慧检察、按需所取,全面提升检察实战能力。

         “案管机器人”作为网信建设龙头项目开始研发,并在江苏7个设区市检察院和34个基层检察院试点应用。一年多时间,4次网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3个项目组,118名核心研发人员,40多名软件公司工程师,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地集中驻点研发……“案管机器人”成功出炉。对此,江苏省委政法委书记王立科直言“进展迅速”。

         已上线的“案管机器人”细分为案管大数据应用平台、侦监公诉办案智能辅助、绩效考核等多个系统,贯穿整个司法办案活动。系统在各个业务条线辅助检察官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如能自动生成案件审查报告、批准逮捕意见书、起诉书草稿,提供类案和量刑建议,并根据同类案件的辩护观点、裁判要点等生成相关法律文书,为检察官出庭准备预案。

         “虽说叫机器人,但它吸收的是办案大数据,更是几代检察官的办案经验和智慧。”王方林介绍,试点以来,案管大数据应用平台已发出流程监控提醒预警20236次,评查案件14326件,发现并纠正司法办案中不规范等瑕疵性问题7420个;执检智能辅助平台已纠正不当减刑541件,自动筛查出疑似未交付案件350件。

         人机深度融合:司法工作焕发更多创造力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检察工作碰撞的火花有多大?检察官最有话说。

         拿侦监公诉办案智能辅助系统来说,它已成干警公认的“减负利器”。“因为交通肇事罪案件数量大、客观性证据强,较为适合人工智能全面模仿检察官审查思维,因此系统研发从该类案件入手。”“案管机器人”研发小组成员,江苏省检察院侦监处副处长雷勇介绍。

         研发人员制定了交通肇事罪所涉及的程序、证据、事实认定与量刑建议等规则共233条,涵盖了交通肇事案件办理全流程。对案件审查处理后,系统自动快速生成各类文书,检察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编辑。“在程序和证据的合法性审查方面,机器人已全面超越人工审查。检察官一般审出8、9个疑点就算业务能力很好的,而机器人系统能对233处预设疑点进行快速扫描,能力相当惊人。”雷勇说。

         “系统的规则设置比纯人工审查更细致全面,类案推介、量刑建议等功能也很实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可用于审查疑点证据,办案时间分配更科学。”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员额检察官林淑蓉向记者展示“案管机器人”辅助办案、评查案件的全过程。有了“案管机器人”,像吴中区检察院这样的科技强院如虎添翼。此前,该院创新建立“刑事办案视讯系统”和电子物证实验室,与科大讯飞合作研发侦查指挥突破平台、远程提讯及智能讯(询)问笔录系统,还在办案取证时用上无人机。

         技术的力量让强者更强,还让弱者变强。对基层小院或者落后地区检察院来说,运用先进科技意味着“换道超车”的更大可能性。“以前我们院干警编制少,队伍断层、能力不足,规范履职压力大;案管干警就像小蜜蜂一样,电脑卷宗来回转、干警之间来回飞,评查案件能力却较弱。”作为苏北的基层院,灌南县检察院检察长张立坦承以前的困境。而试点案管大数据平台后,该院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发现干警办案多而不精现象,遂成立专业化办案组,精准提高检察官专业水平。

         “‘案管机器人’就像检察官的贴身秘书,有利于法律的统一实施,有助于防范冤假错案,有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人的权利保障,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围观机器人的工作后,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国祥不吝赞美。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