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体育游戏领域蕴藏着巨大潜能 或将成为下一片蓝海市场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体育+电子游戏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近日,英国游戏名企SoccerManager公司、西班牙著名体育游戏公司FROM THE BENCH S.L相继与中国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将多款体育游戏在中国进行落地推广。

          近两年,我国的体育产业和电子游戏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其中身处两个最热产业交集的体育游戏领域,因其蕴藏着巨大潜能,目前正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争相开发的市场。

          国内缺乏优质体育游戏IP

          《王者荣耀》竞技类手游的持续火爆,是基于手机移动端技术成熟、庞大手机用户基础。而体育作为竞技最强的领域,“体育游戏”也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名词。中国5亿体育用户与5.66亿游戏用户的集合让这个市场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目前国内用户对于体育类游戏,特别是手机移动端体育类游戏的需求日益增大。美国EA公司开发的首款手机端与PC端共享数据的体育游戏《FIFA Online 3》,在韩国和中国都得到了井喷式爆发,不仅在韩国的APP类游戏下载中一直稳居前十,在中国,电子竞技FIFA Online 3赛事的总观看人次已破亿。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国内体育类的手游公司,大多数面临着生存问题,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高昂的游戏技术开发成本,大多数游戏公司还处于前期投入阶段。因此,目前市面上的体育类手游,超过7成都是卡牌类或者模拟经营类的玩法,真正能够吸引游戏爱好者的竞技和对战类游戏少之又少。相比之下,由于美国EA公司和日本科纳米公司的足球竞技类游戏能够模拟逼真的足球比赛现场,结合互联网对战之后,更加受到广大体育迷和游戏爱好者的喜爱和欢迎。但不少国内用户在玩游戏时也总会感慨,这些国外的体育游戏中没有中国的球队,游戏打起来没有归属感,少了几分乐趣。

          借力开发本土体育IP游戏

          很多时候,国内游戏迷只能通过网友自行开发的游戏补丁,满足这一缺憾,这也可以看出,围绕国内本土赛事研发游戏IP,同样具备强大的市场需求,游戏和现实的结合度越高,越能吸引游戏爱好者的眼球,一些公司也看到了这一市场机会。

          日前,北京疯狂体育产业管理有限公司与英国SoccerManager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获得SoccerManager系列游戏在中国的独家代理运营权。疯狂体育获得此款系列游戏在大中华区、日韩、印度以及22个阿拉伯国家6年独家代理运营权。值得一提的是,真正令中国球迷所期待的是,未来这款系列游戏将会与中国顶级赛事IP中超联赛进行融合、开发、适配,推出更接地气、更符合中国球迷喜好的中国版“SM”。

          这种将本土顶级赛事IP融入体育游戏的方式非常值得期待。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国外优质体育游戏的授权帮助本土赛事获得了现金收入来源,同时帮助赛事打通了向用户变现的渠道;另一方面,很多游戏迷也将通过体育游戏,逐渐了解和关注本土赛事IP,并有部分将转化成传统体育迷。

          体育游戏促进赛事IP经营

          国务院发布的46文件明确提出,未来国内体育产业总产值将达到5万亿目标,而在这一过程中,体育IP对游戏的授权经营,体育和游戏产业结合产生的售卖,都是不可忽视的部分。一款好的体育游戏,除了能够形成消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促进体育IP的发展,帮助体育赛事本身形成宣传和推广的作用。

          目前国内体育产业市场上,包括中超、CBA在内的顶级赛事IP,在电视和新媒体版权售卖方面,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版权价格被推高,用户没有形成付费观赛的理念和习惯,版权售卖反而进入到了瓶颈期,短时间内很难有进一步的突破。

          为了寻求赛事IP价值的进一步增值,通过游戏领域的授权,实现进一步的增收,成为赛事运营变现新的突破口。国外诸多赛事已经验证,游戏版权的售卖,已经成为了赛事经营的新增长点。据美国梦幻体育行业FSFA数据,2016年在北美基于NBA、NFL开展的梦幻体育平台玩家数量达到5700万人,人均消费465美元,行业收入达到265亿美元。

          可以预见的是,在经历了版权竞争、头部赛事IP疯抢之后,未来国内体育产业将进入稳步经营时代,行业的生存发展将取决于产品在市场的变现能力。而体育游戏,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变现工具,已经逐渐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不断涌入,国内外许多大的体育类公司和游戏类公司都开始发力体育游戏市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