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网络隐私泄露危害多 “止泄”刻不容缓


       色拉布活点地图界面

       近期,线上社交平台色拉布推出新的地理定位分享服务“色拉布活点地图”:通过分享定位形成个人生活的活点地图,结合其他线上表现,好友可知道用户随时随地在哪里、干什么。有关视频发到脸书上后,引发舆论谴责。无独有偶,脸书因为被指控收集用户数据,最近在法国被重罚15万欧元。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线上社交和商业平台无限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认知距离,放大了日常活动轨迹,在促进互联互通的同时也埋下“隐私泄露”的隐患。

       威胁无处不在

       “脸书本应是安全的空间,可现在‘外来因素’正在入侵。”一名19岁的用户对于“脸书再次陷入隐私风波”一事评论道。7月,《澳洲人报》披露出脸书通过监控线上表现来界定640万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青少年的情感状态,然后提供给广告商,使其利用数据给那些情绪不稳定的用户精准推送广告。“听起来就像是脸书在给我们下精神疾病的诊断书,实在太可笑了。”这是网民个人隐私遭受网络消极因素的干扰而被迫“裸奔”的新例证。当前,互联网行业朝着运行更高速、覆盖更全面、延伸更遥远的方向发展,个人隐私安全面临着巨大威胁。

       首先是“大数据”因素。随着互联网服务分层细化、跨平台授权,“一个平台一个账号”的情况正在改变。苹果手机拍的生活照,微博主页上关注的用户分组,“淘宝”收藏夹和购物车里存放的商品链接……这些带有“个人特征”的信息碎片正汇聚成细致全面的大数据信息集,可以轻而易举地构建网民个体画像。同时,各种存储信息平台风险凸显。近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披露了一些具有麦克风、摄像头等功能的联网玩具,通过与儿童对话,把儿童姓名、学校、好恶等信息保存在生产厂家的云端存储平台上,让儿童隐私一览无遗。

       其次是“客户端”因素。从个体微观看,360奇虎科技的数据分析显示,手机是个人信息重要的泄密端口。近几年,手机客户端后台不合理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侵犯隐私权的现象频出,例如,有的电商网站、快递公司等企业内鬼倒卖客户信息,还有钓鱼软件和病毒软件等恶意程序窃取个人隐私。

       安全漏洞太多

       当前,网上“留痕”的个人信息采集模式无处不在,个人隐私被泄露、被滥用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缘何如此?

       根本原因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开发的利益驱使不法之徒肆无忌惮地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围绕个人信息的产业链包括获取、存储、贩卖、使用等一系列环节,但其最终诉求是商业推销和金融诈骗。”上海市人大代表钱翊樑指出。

       同时,互联网企业对用户信息隐私疏于保护。近日,《南方都市报》与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1000家常用网站、手机应用的用户信息保护政策透明度排名。在参与测评的1000家平台中,超过50%的平台评分为“低”级别,其中,有157家平台不提供隐私保护政策;这些平台按照行业划分,社交交友类平台测评平均得分领先,旅游交通类垫底。

       此外,个人隐私保护呈现弱势还与网民的“隐私风险安全意识”较低有关。一个生日密码应用于所有账号、见到无线网络就连接、受优惠和促销诱惑不断授权给新的网络程序来读取个人信息等现象十分常见。

       “止泄”刻不容缓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既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网络安全维护的重头戏,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要打赢“个人隐私保卫战”,需要多方用力、立体防护;从法律上给予原则保障,在行业内追求自律,在理念上提高网民安全意识。

       近年来,国家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方面的顶层设计,从法律法规上为个人隐私“保驾护航”。今年6月1日起,《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两高”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同时正式生效。其中,《网络安全法》明确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主体,确立了“谁收集,谁负责”的基本原则,进一步细化了保护个人信息的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两高司法解释”则进一步明晰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划定范围、非法提供标准以及侵犯、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如何定罪量刑等问题。专家指出,要让法规落地,必须重点打击推销和诈骗行为。遏制了这些不法行为,依附于其上的信息窃取与贩卖会自然消亡。

       不仅如此,针对互联网监管盲区,要建立第三方监督检查机制,或通过互联网行业组织进行行业自律。

       而对于互联网用户而言,则应主动学习网络安全基本知识,提高隐私泄露防范意识,改变不良的上网习惯,这是保护个人隐私的切实之策。例如,可以对个人信息作匿名化处置,谨慎使用指纹、声音、虹膜等生物识别方式。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