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首例微信新农合支付在深圳上线,受益异地新农合患者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日前,全国首个微信新农合支付业务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上线,经过规范转诊跨省就医的新农合患者能够在医院实时结报,享受到比回参合地报销更加便捷的异地实时结算服务,大大缩短了医疗保险结算时间,提高了患者和医院双方的诊疗效率。

  3个月报销路vs微信操作1分钟

  微信新农合支付上线当天,老家在四川的杨先生为住院的妻子在微信上体验了新农合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报。“我和妻子一直在深圳打工,社保是在老家四川的新农合,每次在深圳看病都用不了新农合,只能先自费,再跑回老家报销。没想到现在微信打通了异地报销,真是太方便了,可以在手机上看花了多少钱,报销多少钱,出院时也可以在手机上支付结算。我们老家县里大部分人都在广东打工,生病了都能用这个服务,了结我们的一块心病。”



  微信确认支付 患者家属微信结报成功

  龙华区人民医院缴费窗口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深圳的外地务工者比较多,几乎每天都有人询问新农合结算的事情,我每天都要解释十几遍,也替新农合患者着急。现在微信解决了这个难题,既帮了患者,也帮我减轻了解释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了解,微信新农合支付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只需要在微信中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参合地和转诊单号,就可以成功绑定转诊单。住院期间可以每天查看费用明细及报销金额,出院时通过微信支付混合结算,实现在线上新农合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实时结报。 原来需要跨越上千公里耗时1-3个月甚至更久的报销路,现在只需在微信操作1分钟。



  微信绑定转诊单 明细查询(示意图)

  此前,新农合患者异地就医时需要自行全额垫付医疗费用,回参合地报销还需要自掏路费;而通过微信新农合异地实时结报,患者只需支付自费部分,现金压力得到了很大缓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参合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可能性。

  三方日夜通力合作 保证患者出院结算顺畅

  2017年7月,地处北京的国家卫生计生委新农合医疗异地就医结算管理中心(下称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与身在深圳的腾讯产品技术人员、医院技术人员通力合作,放弃个人休息时间,确保了患者出院时结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新农合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报在全国已经全面开展,通过与腾讯微信的合作,广泛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参合患者尤其是外出务工患者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使得医改的成果得到了看得见的体现。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成为今年2月份国家卫生计生委异地就医结算中心与腾讯公司签署《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腾讯公司在全国推动上线的首个微信新农合支付医院。



  患者及家属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院长罗新乐(右一)、信息科主任金洪长(左一)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院长罗新乐告诉记者,微信新农合支付的出现,不仅打通了新农合与移动支付的桥梁,解决了患者异地就医“报销烦”的老大难问题,而且将各种大数据串连起来,让医院更清晰地发现医疗体系和患者各自的切身需求,解决整个医疗体系中的根本痛点,从而不断创新业务服务模式。同时,患者、医院、腾讯、国家平台多方密切合作,使资金流转流程更加合理、透明,更能在整体上推动我国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进步。

  全国联网 跨省就医实时结报

  据悉,医院接入微信新农合支付后,可接收来自辽宁、吉林、安徽、海南、四川(部分)、贵州、陕西、甘肃八个省份的新农合患者,实现跨省就医实时结报。这有赖于2016年12月国家新农合跨省就医结算信息系统建成联网,可以支持实时结算。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全国共实现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服务2369人次,结报总金额2647万元。



  龙华医院目前支持跨省结报的八个省份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外出务工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员跨省流动成为新常态,如何解决符合异地就医条件的农民工跨省结算,也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社会难题。

  早在今年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异地就医结算中心与腾讯公司签署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合作框架协议》,利用腾讯公司在互联网+医疗、移动支付等方面的资源及优势,大力推进我国“新农合”的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工作。而此番,深圳首例上线的微信新农合支付,就是腾讯互联网+打造的重点服务项目。

  目前,微信新农合支付也正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南山医院等医院技术对接中,很快将上线服务更多的新农合跨省就医患者。

  通过此次深入合作,腾讯将微信支付的使用场景从医院门诊、药店买药,延伸到了跨省就医,覆盖范围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大。腾讯作为我国互联网+的积极推动者和引领者,也将充分发挥其在互联网+医疗、移动支付等方面所积累的资源及优势,不断推动“新农合”建设,为全国更多用户带来真正的便利。

  (注:四川省支持新农合异地实时结报的地区:凉山州、雅安市、攀枝花市、内江市、达州市、广安市、绵阳市)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