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苹果可能放弃用户“打赏”抽成

http://www.chinabaogao.com/search?c=1&q=%D3%CE%CF%B7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苹果针对用户“打赏”的30%抽成可能取消。

        7月18日,几家中国互联网公司高管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透露,苹果公司正在考虑允许用户向原创作者“打赏”时,不再强制通过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的“应用内购买”(In-App Purchase,简称IAP)机制进行。这些高管匿名接受了澎湃新闻的采访。

        除了上述几家公司,还有游戏开发者也听说苹果可能在近期修改针对打赏的规则。

        如果消息属实,这意味着,苹果公司将放弃将“打赏”(又称“赞赏”)理解为“应用内购买”的消费行为,继而放弃对其进行30%的抽成。

        苹果今年6月发布的新版App Store审核规定称,通过虚拟货币的打赏,应当被视为应用内购买,苹果将从中提取30%的分成,而且必须走苹果支付渠道,被业内称为缴“苹果税”。

        根据澎湃新闻获得的一份拟发布的更新版《App Store审核指南》,苹果近期计划在其现有的打赏规范下,增加了一条内容:“App可让个人用户能够在不使用App内购买的情况下,向另一位个人赠予P2P货币式礼物,但需满足以下条件:a) 赠予者完全自主的决定是否进行赠予,b) 获赠者收取100%的礼物金额,c) 礼物没有对应或包含接收任何数字内容或服务。”

        苹果官方尚未对上述消息置评。不过,有接近苹果的人士称,有关打赏政策的调整还没有明确说法,“情况比较复杂。”

        截至发稿,苹果官方没有回应。苹果开发者官方网站的《App Store审核指南》条款还没有更新。

        一家互联网公司高管透露,中国监管部门接到举报,正在就打赏一事约谈苹果公司。另有一名知情人士也听闻了这一消息,但不了解举报人和举报详情。此前多位学界专家认为,苹果此举涉嫌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华尔街日报5月的一篇报道曾提及,一家公司已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汇报该情况,但当时工信部回应称,不会介入。

        打赏、赞赏、小费等付费服务功能,是中国互联网的一大特色。从2016年开始,微信、映客、今日头条等中国互联网产品开通“打赏”功能,用户如果喜欢作者和主播发布的内容,会根据心情给一笔费用不等的“小费”,带动了直播、知识付费等诸多新兴的商业模式。

        在国外,类似Facebook Live等美国直播应用并没有提供这样的功能,Facebook目前允许主播在直播中展示广告,并保留55%的广告收入。

        对于中国特有的打赏,苹果和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理解发生了偏差。

        2017年4月,腾讯微信针对iOS版本下架了微信公众号内的用户对作者“赞赏”功能(又称打赏),将苹果和微信在“打赏”功能上的不同理解公开化。

        就微信和苹果的博弈情况来看,苹果并不认为打赏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表达欣赏进而转账的方式,而认为,这是读者购买文章阅读的销售行为。

        6月11日,苹果在开发者网站正式更新了《App Store审核指南》。新规指出,iOS软件可以使用软件内购买来让消费者面向数字内容的提供者支付“小费”。相关的软件不得采用其他的按钮、外部链接或者其他方式,让消费者使用苹果之外的支付渠道。

        知乎、映客、陌陌、今日头条、微博问答等改变了用户打赏的支付方式,而微信iOS版本的打赏功能则一直没有上线。

        据澎湃新闻了解,关于打赏问题,微信一直在与苹果协商,试图找到新的解决方案,达成替代协议。不过,目前双方还没有最新谈判进展。腾讯微信团队尚未听说苹果将修改打赏规定。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曾表示,腾讯与苹果之争,实际是一场误会,“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只不过科技的发展使得一些业务边界越来越模糊,互联网企业与硬件厂商的关系其实是更加紧密。”

        不过,舆论在近几个月一直在发酵。苹果公司推出打赏新规后,在中文互联网世界遭受用户批评,很多原创作者因此收入减少,而用户向作者打赏时表示,支付体验不及直接跳转微信或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流畅。

        7月17日,一家互联网公司高管向澎湃新闻透露,该公司iOS产品的打赏功能一直没有暂停或接入IAP,就是在等待博弈结果。

        此前,知名IT律师赵占领表示,苹果此举是为了强制推行自己的苹果支付产品,涉嫌滥用其在IOS操作系统的市场支配地位,没有正当理由进行搭售商品,不仅损害用户和应用开发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支付工具厂商的合法权益,建议国家工商总局及时启动反垄断调查。

        不过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孙彦认为,苹果公司的“打赏”抽成行为合情合理:“苹果系统为了坚持他封闭的原则,就需要制定一些规则,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来收取一定的利润,来维持系统正常的运转。”

        综合苹果年报与外媒的报道,征收“苹果税”的App Store 2016年收入为285亿美元,其中属于苹果的三成收入约为85亿美元,占苹果公司整体收入的4%左右。

        与增长有些疲软的苹果手机不同,App Store的收入一直逐年大幅攀升,2016年就比2015年提高了49%,2015年又比2014年提高了35%。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脑机接口行业:《行动方案》来临 到2030年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加强多元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资金、投资基金强化早期投入。

2025年01月14日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融资金额已超1099亿元 到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5.6万亿元

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火爆,带动大量企业涌入AI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年内AI领域共发生696起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687起);投融资金额为1099.7亿元,2023年投融资金额为853.74亿元。

2024年1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